2)第八十七章 发家致富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人发财。”

  宇文温的思路,是靠着发展毛纺织业,让草原变成中原朝廷的“正资产”,让草原变得“有利可图”。

  草原嘛,草多,适合发展畜牧业,适合养羊,然后剪羊毛,发展毛纺织业。

  如此一来,中原的各大“畜牧集团”,靠着毛纺织业赚取大量利润,于是有了在草原上大规模养羊的动力,为了确保牧场的安全,各“畜牧集团”及合作者的武装力量会自行“清除”草原上的不稳定因素。

  那么朝廷不需要在草原上维持庞大的驻军,就有民间团体“自备干粮”维持草原秩序,困扰中原千年的边患问题,就此得到圆满解决。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现实里的毛纺织业,承担不起如此之高的期盼。

  问题出在哪里?

  首先是毛纺织工艺。

  从羊身上剪下的羊毛,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用水冲洗,洗去羊毛上的大量油脂,之后才能拿来制作最简单的羊毛制品:羊毛毡。

  毛毡不需要纺织,只需要将大量羊毛揉、压在一起即可,若想织羊毛毯,首先得将羊毛纺成毛线,这需要对羊毛进行进一步脱脂,光靠水洗脱脂是不行的。

  毛纺织业,首先消耗大量的水,故而水源很重要。

  其次,脱脂工艺好坏与否,决定了羊毛制品能否卖出好价钱。

  这两个问题,实际上不算大问题,水源可以因地制宜,而脱脂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碱,只要能大批量制作便宜的碱,脱脂就不难。

  两个难题解决了,却依旧有难题:羊毛种类及产量。

  正如人与人有不同那样,羊和羊有不同,而羊毛和羊毛亦有不同。

  宇文温手中的那笔账,说明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只有量大且质优的羊毛,才能撑起繁荣的毛纺织业。

  毛纺织工场有了更细更软更便宜的羊毛,才能以较低成本纺织出更精美的羊毛制品,不光毛毡、毛毯,还有羊毛面料的衣物,这种高价值的毛纺织品,才会给从业者带来丰厚利润。

  而只有丰厚的利润,才会让毛纺织工场主为此疯狂,疯狂到“羊吃人”成为现实。

  中原以及草原的“本土羊”,毛质大多较粗、硬,只适合做成毛毡、毛毯,想要制作更精美的纺织品很麻烦,成本居高不下。

  这是宇文温派人经过仔细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所以他若是要大力发展毛纺织业,让草原变成中原朝廷的“正资产”,就得想办法引进“外来羊”。

  最出名的毛用羊,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美利奴”羊,然而这个时代有没有“美利奴”羊还不知道,所以宇文温只能退而求其次。

  他选择让“中间商赚差价”,向粟特商队“下订单”,重金收购产毛量高的“外来羊”。

  这种“外来羊”现在取名为“细毛羊”,来自极西之地的波斯和拂菻,眼下就有一群细毛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