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飞线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消息在西阳发出,几乎是同时,光城就收到了。

  这种神奇的通信方式,让所有人都好奇起来,因为有了报纸,所以电报这一新生事物很快便传得人所众知,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东西具体是如何运作的。

  他们通过看报纸知道电报需要架设“飞线”,也就是用一根根木杆将一条连绵不断的长线架起来,让其翻山越岭,跨越河流、沟壑,正是因为这条线如同有翅膀一般飞越所有障碍,所以称为“飞线”。

  此时此刻,唐鉴看着窗外铁路旁那和铁轨形影不离的“飞线”,看着一根根高高的木杆,不由得愈发好奇:

  “铺设这种飞线,得要多少费用?平日里维护起来,怕是颇为费劲吧?”

  唐鉴所问,事关机密,所以厍狄钧只是粗略的点了一下:“铺设飞线的费用当然贵,维护起来也不省心,否则朝廷早就把飞线从长安拉到晋阳、洛阳、邺城、成都,甚至江陵了。”

  “届时边疆稍有风吹草动,中枢当日或者次日就能知晓,随后下达的诏令,当日或者次日就能抵达边疆,如此通信方式真是方便至极,就是太贵了,又容易因为各种意外而断线.....”

  “长距离电报耗资巨大,朝廷财政无法承担,但短距离电报通信倒是可行,尤其开办民间电报业务,那可真是一举两得。”

  “消息很值钱,对于商贾看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对于电报业务有强烈需求,毕竟做买卖,消息的及时性比什么都值钱,很可能一个不留神,自己就亏了成千上万贯,所以如今黄州和光州的电报局,可是被人踏破门槛了。”

  “经营民用电报业务所得费用,扣去电报局的开支,余款用来补贴整条线路的维护,分担了过半的财政支出。”

  唐鉴听了之后愈发好奇:“电报真的那么神奇么?我听说发电报的费用不菲,一个字十文钱?”

  “对,加急的话,是二十文一个字,确保当日发,接收人当日就拿到消息。”

  说到电报,厍狄钧还提到电报对于铁路调度的帮助。

  光黄铁路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各车次之间的调度问题,那就是靠装备望远镜及旗语装置的“光学消息中转站”,而随着电报的开通,车辆的调度效率提高了许多。

  飞线是沿着铁路布设的,所以沿途各站点都设了电报站,随时将有轨马车的运行情况上报,或者接收总调度的指示,调整各车次在本站的停靠时间及确定是否让行。

  与此同时,铁路沿线小站在派人定期巡视本区域铁轨情况的同时,还负责检查、维护本区域飞线及架线木杆,一旦发现损坏,要及时修理,确保电报线路的通畅。

  和铁路“共生”的电报,正常情况下可以很容易的确保线路通畅,让黄州西阳和广州光城之间的通信畅通无阻,沿线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