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四章 二十一年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一来,历史上那条“祸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运河,其主体河段在这个时代就算完工了。

  隋炀帝修永济渠、通济渠,都是当年开工、当年完工,不恤民力,所以逼死无数百姓,弄得民怨沸腾,但现在,宇文温“以史为鉴”,各用四年时间修永济渠、通济渠,不急功近利。

  累计耗时八年完工,修大运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减小了许多。

  就是极其耗钱。

  但宇文温不在乎,钱没了可以想办法赚,滥用民力的一连串严重后果才是他承担不起的。

  虽然还有四年时间,宇文温却已经开始构思,构思通济渠通航后该如何利用好这条造价昂贵的运河。

  然后又走神了。

  萧九娘见状觉得有些为难,因为同一个招数不能这么快再用第二次,她静静地等了一会,发现宇文温依旧在走神,手里拿着笔纹丝不动,墨水似乎都要干了。

  又过了一会,却听宇文温叹了口气。

  ‘二郎,怎么了?’

  萧九娘关切的问,宇文温放下笔,说道:“太贵了...”

  “贵?二郎是说?”

  “漕运,从江南漕运粮食到京城,这几年下来,可不便宜...你看看。”宇文温拿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翻了翻,萧九娘凑过去一看,心脏猛地一缩。

  却见那一页上写着四个大字:狗官该杀。

  如此杀气腾腾的四个字,让萧九娘看了心惊胆颤,她不知道这“狗官”是谁,如今见着了,也就只能当做没看见。

  宇文温见翻错页码,赶紧掩饰:“哎,这谁乱写乱画....”

  连忙翻了几页,他指着上面的一组数字说道:“一石米,从江南经由各内河水系漕运到长安,其间还有陆上转运,数千里距离下来,一石米的运费不低于一贯钱,可一石米的价格是多少?”

  “运费如此之贵,却又不能不运,长安人口数十万,就等着关东粮食接济,要维持京城的繁华,那得要花费多少成本?”

  “迁都洛阳倒是能省一些钱,但陇右怎么办?突厥来袭怎么办?依旧要在关中驻扎大军,这也得靠外面运粮食。”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大江大河还有中原的众多水系,大多是自西向东流,而要将关东粮食输入关中,那就是自东向西走,漕运必然是逆水行舟。”

  “漕船逆水航行,多靠人力拖曳,上千里水路走下来,平均能做到日行三十里都不错了,即便通济渠通航,从东端广陵出发的漕船,至少要两个月才能到西端的荥阳。”

  说到这里,宇文温有些无奈:“一石米的运费超过一贯,沿途助力的民夫还要消耗大量粮食,运费真是贵啊....”

  萧九娘听到这里,好奇的问:“不是有火轮船么?不是说再过几年,待得通济渠通航,火轮船就能用了么?”

  “啊....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