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五章 萨水畔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不能坐以待毙。

  敌军已经攻破了国内城,控制了鸭绿水中下游地区,现在挥师南下,向平壤逼近,若不给予迎头痛击,情况可不秒。

  大家都看出了这一点,对于集结主力迎战没有疑问,问题是该由谁来领兵?

  乙支文德知道朝廷局势有些微妙,莫离支渊太祚把持大权,实际上渊氏及其党羽已经开始威胁王权,大王及宗室虽然暗地里想过许多办法,却无法动摇渊氏的根基。

  如今官军主力出击,主帅人选很关键,首先要有帅才,不然打败仗就麻烦了。

  大王要留在京城稳定人心,那就不能御驾亲征,而渊太祚作为权臣,不好轻易离开京城,以防有变,当然,这事情是不会在明面上说的,所以必须选一善战者统兵出击。

  此人作为主帅,若成功击退敌军,必然声望大涨,所以无论是王族还是渊氏,都希望主帅是“自己人”,以便借助一场胜利,在权力争斗之中居于有利位置。

  大敌在前,决战胜负未曾可知,君臣就围绕主帅人选较力,较力的结果,就是相对处于“中间派”的乙支文德成了大军主帅。

  乙支文德从军多年,既在京城当过高官,也曾出镇地方,论能力、资历及威望,都是主帅的最佳人选之一,他和王族、渊氏的关系不能说都很密切,但至少不会被两方当做敌人。

  所以,乙支文德成了大军主帅,很快便带着军队出击,要在萨水一线拦截来犯之敌。

  为了击退敌军,乙支文德殚尽竭虑,想了很多办法,要以计谋取胜。

  周军主帅是周国皇子、燕王宇文维翰,其元帅长史,是市舶使王頍,乙支文德觉得周天子让长子挂帅出征,根本就是来沾光的,所以那个王頍,才是真正做决策的人。

  乙支文德收集了各种消息,知道王頍这个人任市舶使近十年,他判断王頍之所以担任这一职务,恐怕一开始就对高句丽不怀好意,这十年来必定处心积虑,琢磨如何灭国。

  所以,乙支文德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王頍,而不是那个年轻的皇子。

  这段时间以来的较量,正说明了乙支文德的判断,他派出羸兵不断诈败,试图引诱周军追击,然后在萨水上游筑坝,待其渡萨水时来个水攻。

  这一计策,却被对方破解,周军不知使了何种手段,竟然将堰坝提前破坏,当大水席卷下游之后,主力马上抵达萨水西岸。

  周军挥师东进(东南方向),一路上毫无破绽,其用兵风格如此稳重,不可能是个年轻皇子能做到的。

  现在,乙支文德知道什么计谋都没有用了,只有靠着决战来分出胜负,他对自己麾下大军有信心,但周军可能会使用的武器,让他有些不安。

  根据溃兵所述,周军此次来犯,使用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这种武器的威力惊人,击中目标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