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二章 炮壮怂人胆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挑起战争,试图赖账,那么,朝廷出来主持公道,理所当然,谁也挑不出毛病!”

  史万岁和将领们听到这里,眉毛一扬:这种逼人翻脸的手段,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

  天子的思路很简单,草原部族大多贫穷,要想让其上钩,那就是放高利贷,而这高利贷不是朝廷来放,全由民间商号、商贾经手。

  高利贷自古就是暴利,所以会有很多边境豪强和豪商参与其中,踊跃“承包”堡垒,开展贸易及放贷业务。

  又有大量民间武装(武装商队)活跃于堡垒群地区,朝廷的负担大幅减轻,却能有效维持堡垒区的控制。

  中原商号、商贾不断向草原各部族放高利贷,可以把对方吃得死死的,而突厥可汗及贵族们还不好说什么: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部族酋长、大人们赊账、借贷,没人拿刀逼,不能赊了账、借了贷,说还不起就不还了,天底下哪有这般道理!

  还不起不要紧,慢慢还,欠债欠得多了,那就拿部民来抵债,这样做难道不应该么?

  债主在牧区上筑堡垒,随时方便收债,免得欠债的部族躲着不见面,这也没问题吧?

  如此下去,过得十几年,突厥国内一大帮贵族、部族酋长及大人们欠下一屁股债,利滚利还不完,很大概率翻脸不认账。

  那么,朝廷出兵为欲哭无泪的商号、商贾主持公道,朝野内外谁还敢啰嗦?

  两国交好,是突厥先翻脸,到时候爆发全面战争,可怪不得皇朝不讲道义。

  要打仗,皇朝可不怕,打完仗,顺便把地盘扩大,修更多的堡垒,继续“外包”,让“有活力的社会组织”继续放高利贷。

  如果突厥不敢翻脸,那好,继续欠债,大小部族都给中原商号、商贾们打长短工,好的很!

  宇文温说得口干舌燥,喝杯茶润润喉,趁着将领们琢磨他的“新思路”,自己也在梳理思路。

  “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就是后世黑社会的委婉称呼,而高利贷,毫无疑问自古以来都是毒瘤,他不允许国内有人明目张胆放高利贷祸害百姓,但当放贷目标转到国外,那就不同了。

  “有活力社会组织”,其实就是窝里横、只会欺负老百姓的怂人,但现在,以绝对武力作为后盾的“有活力社会组织”,有了大炮壮胆,胆子自然大起来。

  于是敢向草原部族放高利贷,对方必然还不起,于是要有东西抵债。

  首先,牧场变相抵押(修堡垒‘方便收债’),是为房东变租客。

  其次,部民给债主打短工,由人身依附于部落首领,变成人身依附于债主。

  最后,就是“劳务输出”,即变相减丁。

  还不起债的部族,要抽调青壮给债主打长工,而债主会安排这些青壮去很远的地方做事,美其名曰“劳务输出”。

  很远有多远?大概有澳州那么远。

  反正在草原放羊,和在澳州大草原放羊都是一样的嘛!

  至于你问我,人什么时候能回来?不知道,也许一辈子吧。

  所以,欠下一屁股债的部族,在不知不觉中会因为“劳务输出”而被变相减丁,这就是万恶的高利贷。

  可想而知,如果开展双边贸易,草原部族在购买力不强的情况下,其首领、部民为了享受物美价廉的中原特产和手工业制品,必然落入高利贷陷阱。

  那么,被高利贷盘剥的突厥各部族,迟早有一天受不了,撺掇着可汗宣战。

  然而面对装备了火炮、猛炸药又不缺马的周军,双方全面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

  欠债的武装赖账,放债的就武装收账,欠债的死在战场上,那收账的就控制牧区当做抵账,变成自家的私产。

  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哟!

  宇文温在想事情,史万岁则与几位将军交换了一下眼神,各自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佩服。

  高利贷开边?天子果然英明啊!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