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四章 错位_逆水行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让排泄物直接从车上厕所排出车外,落在铁道上。

  其二,收集箱收集,到了车站停车时,站务人员将装着排泄物的收集箱取下,换上空箱,而换下的收集箱,其中排泄物在该站点进行处理。

  很明显,第二种处理方式比较“卫生”,而第一种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很容易造成铁路沿线的疾病传染。

  但是,第二种处理方式的费用太高,因为必然会增加各车站的工作量,进而导致增加人手,由此产生的各种费用,最后累加起来十分惊人(初步预计)。

  而第一种处理方式,基本不会产生太多额外成本,为了减低风险,火车进出车站时,车上厕所要关闭,不许乘客使用,那些洒在野外轨道线上的排泄物,会慢慢风化,不会“祸害千年”。

  可排泄物传播疾病的风险依旧存在。

  如何取舍,交通部可做不了主,必须由政事堂来做决定(不是现在立刻决定)。

  杨玄感一边汇报,一边回答问题,不知不觉说了两个多少时,端坐上首的宇文温见这位说话依旧中气十足,丝毫未见疲态,颇为佩服。

  杨玄感年逾四旬,却已有了很多白头发,这是长期熬夜的结果,作为“老板”的宇文温,见着员工这么努力,不佩服怎么行?

  老子的铁道梦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实现,就看你们肯不肯加班加点干活呐!

  宇文温知道,铁路运输这种工业时代的运输方式,出现在农业为主的封建时代,目前来说软硬件都很吃力,必然导致各种不适应,传统的三省六部制,已经无法有效管理铁路。

  但朝廷需要铁路,所以,交通部乃至铁道部的出现是必然。

  那么,这种“现代”意味十足的部门,和古风意味十足的六部并列,足以让他产生错位之感。

  不止是他,所有官员、吏员,面对火轮船、火车、有线电报,面对这种四书五经无法解释的玩意,面对自古以来从没有过的事务,那叫一个百感交集。

  湖光山水间,亭台楼榭里,身着高冠博带的人们在吟诗作对,旁边铁路上,喷着浓烟的火车呼啸而过,如此强烈反差,又如何不会让人错愕、心生错位之感?

  技术的飞快进步,已经让传统的生活方式开始跟不上趟了,熟读四书五经就能治天下的时代,迟早会被行驶在铁轨上的火车抛在身后。

  铁路运输,就对朝廷的管理能力提取了极高要求,所以,“半路改行”的杨玄感,为了适应新行业熬出大量白发,在宇文温看来,实属正常。

  铁路运输产生的各种问题和需求,无法用传统的行政、技术、管理经验来解决,也无法用传统的制度来管理,而且铁路运输的技术含量不低,对于官吏的技术要求很高。

  还是以候任交通部尚书杨玄感为例,这位完成了长安火车站的勘址工作后,继续组织人手,进行对交通部的筹建工作,

  身为传统贵族子弟出身的杨玄感,实际上一开始对于火轮船和轨道运输并不了解,更别说火车,所以他这一年多以来,恶补各类知识,经常彻夜不眠看书翻资料,白头发蹭蹭蹭就冒出来了。

  他的一番努力并没有白费,今日的杨玄感,已经变成铁路、航运“专家”,交通部的筹建进展得非常顺利。

  待得交通部正式成立,就要从工部手中接过长安火车站的建设工作,而铁路的建设、航运的发展重任,足以让交通部忙上数十年。

  对于杨玄感来说,日后从交通部中分出新的“铁道部”也不是不可能。

  其实他觉得成立一个铁道部来主管铁路运输会比较合适,但问题是铁路建设耗资不菲,又特别耗铁。

  朝廷没有那么多财力和铁产量,在较短时间内建设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铁路交通运输体系,所以,暂时用交通部统管水陆运输确实比较现实。

  但即便如此,能够亲手主导一个庞大铁路运输体系的建设,日后名垂青史,这样的荣耀,让杨玄感不觉得疲惫。

  他看着眼前火车模型、铁道线路规划图,还有认真琢磨资料的三高官官,只觉热血沸腾。

  铁路,铁路!我要修建更多的铁路!让后世永远记得,弘农杨玄感之名!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