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节 名动京师第一人_大道修行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亏。”这次是谭牧之进行分析。

  此时,有下人入内,送上一本材料,正是邵延昨日狂抄的诗词,宇文成化翻看了数首,不由叹道:“真是大才!”将诗词递给二人,二人阅罢,也叹道:“吾不如也!”

  宇文成化安慰道:“诗词不过小道尔,治国才是大能。能否将之收于麾下?”

  谭牧之道:“主上,目前很难,天下形势未明,他应该暂时观望,当时机成熟时,他才会做出真正的选择。”

  “如果不能拉拢,能否除去?”

  “主上,不能,这就是他的真正利害之处,三本经典和一本游记,使他在天下士子心中已是圣贤一流,谁杀害他必为天下士子所唾弃,有此,他才敢天下布子,而不畏惧。”张举岳说明理由。

  宇文成化沉思了一会,吩咐下去,发出请帖,请徐霞客明日到府上一聚。

  相同的事也发生在皇叔杨玄甫的府上,从这一刻起,邵延是真正进入京师的各大势力眼中,不过作为许多事件始作俑者邵延,却和林韵柔在浏览京师。

  “先生,世俗间的事要比修真界复杂多了,感觉每个人都是费尽心机。”林韵柔想起这两天来发生的事情。

  “是啊,在尘世间,人情世故是个大学问,这两天,一个度没把好,才落得今天早早溜出来躲灾。不怪有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邵延感慨道。

  “先生,如何做到这一点?”林韵柔好学精神又发扬光大了。

  “世事洞明是指对世事的观察毫无偏差。”邵延回答道。

  “先生,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记得《道德经》上如何解释明和智的?”邵延反问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林韵柔背道。

  “是啊,知人易,自知难,因为知人不涉及自己,只要考察别人的情况,自己则公正;而自知必须先过自己这一关,很难公正,如要知己,则必须先忘己。”邵延解释道。

  “先生,我明白了。”林韵柔恍然。

  “那么,你来说说如何做到世事洞明?”邵延开始考她。

  “《道德经》言:‘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正如所言,要做到世事洞明,必须考虑问题时无吾身,简单说,要做到无我,让自己以旁观者身份来看待问题,只有无我,才能全面公正,有我,则必为我考虑,当然不可能世事洞明。”林韵柔解释如何做,邵延赞赏地点头,接道问:“怎么样才能人情练达?”

  林韵柔思考了一下,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先生在跃虎山说服众人,在又原山劝说四位将军,在铁血丹心盟游说众侠,皆以此,虽不同,实以利诱,人情者,不外乎利也,使利益合乎各方,就是人情练达。”

  邵延笑道:“虽不中,亦不远。凡世间事,人皆要利于自己,修行者也是这样,然而,众人一起,人皆利于己,必有冲突,人情练达,人皆得其利而控其度而已,不外用名与实调和。”

  “先生,这尘世间争斗比修士之间复杂多了!”林韵柔发出感慨。

  两人不知不觉中已过钟楼,过东大街,出了长乐门,这里长安内城,其九门十二街。两人出了长乐门,已到长安外城,内城多为朝廷机构和显贵人士所居,内城核心为禁城,就是皇宫所在,一般外人所不能入。外城是商埠酒馆,青楼赌场集中之地,平民绝大多数居住于此。

  邵延师徒到长安已有几日,一直未有工夫去跃虎山在京师的商栈,今天正好去一趟,在上一个城市时,就知道了商栈的地址。

  两人来到商栈,掌柜迎入后堂,问了一下跃虎山情况,因燕国动荡,跃虎山因举大义,为国守边,不少势力纷纷来投,势力已达燕国四分之一,刘黑当已成为跃虎山一位知名猛将,几次北出劫掠,勇猛无比,好像有神护。

  了解情况,告辞后,邵延师徒信步而走,不觉到了郊外,青山绿水,两人尘虑顿消,前方遥遥望去,一所小院前,一树桃花开得正艳,桃树下一人正在练剑。

  邵延师徒眼力远胜常人,一眼望去,居然是熟人!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