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第 104 章_[清穿]在太子和四爷都重生了的清宫当团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楞格斯克那边的奏报送回京城,使节团没多耽搁,收拾完东西立刻走人,老毛子全被气跑了,他们留下来也没乐子。

  接下来划定国界等事情会有朝廷另外派人处理,他们的任务是和老毛子谈判,谈完之后就没他们什么事儿,这地界儿连个喝小酒儿的地方都没有,天气也不好,真不知道太子殿下为什么想要这些地盘。

  单纯只是为了气老毛子?

  也不是说不通。

  经过这次谈判,一行人都深切的认识到谈判时语言畅通的重要性,至少在和语言不通的异族人打交道时,他们掌握主动权非常有必要,不然双方开骂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那多没有意思。

  康熙将送回来的奏报看完,也觉得语言问题很值得重视,现在大清只和俄罗斯起过冲突,若将来和别的国家打仗,不能全靠传教士来翻译。

  只看这次的谈判就知道,传教士在那种场合根本靠不住,这次是他们提前有准备,如果他们没有准备,那些传教士又真的心怀不轨,条约最终会变成什么模样还尚未可知。

  京城只有一座俄罗斯文馆还不够,法语拉丁语葡萄牙语等各种语言也得学起来,不如另外开一所专门教授语言的学堂,将俄罗斯文馆并入其中,与其他的语言放在一起教学。

  大清情况特殊,需要教的不只有西洋各国的语言,汉语满语蒙语都得教,八旗子弟中有些不靠科举往上爬的家伙,年纪一大把连汉语都说不利索。

  朝堂里的汉人别管出身如何,能当官的基本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满语,京城里住着的什么人都有,不会说汉语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汉人为了当官可以学满语、蒙语,没道理满人不能为了当官学汉语,说到底还是小日子过的太舒心,完全没有斗志才堕落成现在这般模样。

  想让驴拉磨还得在驴前头吊根胡萝卜,要让那些过惯了清闲日子的八旗大爷们动弹起来,可不只是几根萝卜那么简单。

  康熙琢磨了许久也没琢磨出什么办法,只是下令先从官学选拔能熟练说满语汉语的孩童,让那些孩子学洋人的语言,到时不用考科举也可以入朝为官,之后慢慢学的人就多了。

  当然,首先还是得从他和他的阿哥们开始,有皇室中人做榜样,天下人跟风也能学出个子丑寅卯出来。

  皇帝陛下说干就干,官学中的动荡和阿哥们无关,他们汗阿玛以身作则学习西方语言和他们关系可就大了,这回所有的阿哥,包括已经从上书房毕业的大阿哥,无一幸免,全都加了门外语课。

  一时间畅春园怨声载道,阿哥们碰面后问的再也不是什么时候出门玩,而是外语学的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