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六章 天灾人祸(上)_列国浮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光。若刘璟不是宋王,妒忌一个人,根本不至于纵容属下去杀他。而林璎死了,他还是没有高兴过片刻。

  刘璟更不曾对蜀王又任何情绪。羡与妒,谈不上,敬,也谈不上。仅有几面之缘,在拆招时学会了他的剑法罢了。而蜀王战死晋阳关外,死前斩杀戎人无数,他却只能坐在白玉宫里听朝会,听楚王林璎为蜀王乌邪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祭礼……那时,他才真的敬重蜀王乌邪。

  雪夜里,刘璟独自踏上白玉高台,静望白玉宫里的点点烛火。

  “敢问君子煎熬于此何所眷?”

  “煎熬于此何所眷……”他默念着灭玄道长的字迹。“君子彼命所虑所悔,皆可随彼命去。君子此命所愿所恕,尽可同此命来。”

  雪停后,明月清亮,刘璟抬头望月间,心念已决——

  人生在世,总要为自己活过一次。

  成我者,败我者,生我者,灭我者,从此不再是别人,唯有我自己。

  ……

  许多年后,刘璟仍记得,那晚月色澄澈,烛光温和,他连夜写下了一封禅位书,将宋国物归原主。

  禅位书是写给宋怀王的。

  他打算翌日朝会之后便立刻差人送去赵国平梁。

  然而翌日朝会所闻,却又将刘璟绑在了宋国王位上。

  刘璟接过军中送来的赵国探报,竟说戎族人又入晋阳关。戎人此次来势汹汹,兵贵神速,不取城池,如饿狼般奔袭到平梁城外,途中灭了五座赵国军营,又烧了八处赵军粮仓。

  令人意外的是,平梁城门紧闭,赵王不出。

  曾经的赵王躬亲驰骋沙场,一柄长剑刺落多少戎族的宝刀,此次戎人欺到赵国都城,他却闭门不出,引得赵国上下一片哗然。

  更令人不解的是,戎人在平梁城外只停留了一日,没等到赵王出城迎战,便又朝东奔袭,在赵国大小城池村野烧杀抢掠,犹如蝗灾。

  刘璟刚刚读罢迟来的赵国探报,便又收到宋赵边境将领的急信。

  戎人已经攻入了宋境!

  西有戎人欺赵而赵王无所作为,任由戎人直入宋境,东有楚人伐宋,且宋军之中瘟疫肆虐,若不及时医治,恐怕宋军无法抗楚,亦无法抵抗戎人。更有甚者,等到瘟疫入侵楚军,戎人便可将宋楚两国吞入囊中。

  刘璟不得不长叹一声,一边听朝臣们议论戎人勇猛、楚人狡诈,一边在心中权衡:

  “我若此时禅位给不知所踪的赵王,便是将宋国无辜百姓的性命置于不顾。

  而楚人伐宋,又不是宋楚联姻,我若此时将宋国拱手于楚国,宋国上下必定极力反对。

  正值天灾人祸横行之际,我若一走了之……宋国必乱,戎人必会践踏九州土地,到时生灵涂炭,岂不是我的一念之错?

  罢了,大丈夫在此处虽无眷恋,却也不能潇洒到毫无道义与责任。”

  当日朝会,宋王力压群臣,提出与楚军议和。

  刘璟亲笔写下了宋人皆觉耻辱的议和书,命人快马送去坐镇宜德城的楚国安邑王东方愆手中。议和书中写道,楚军此役所得城池,皆归楚国,望宋楚止战止戈,疗理军中瘟疫,共防戎人来犯。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