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7 争论不休_大艺术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纯洁,用恐怖去叙述浪漫……这份功力让人不得不惊叹。”

  “视与听”显然对于“香水”是喜爱非常的,他们给出了满分四分的评价,对于埃文-贝尔的这一次作品送上了至高的认可。

  同样来自英国的杂志“帝国”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宛若梵高油画般的光影和轮廓,让人迷恋。脏乱的丰富感、极端的贫穷和极端的奢华,在无尽的sè彩之中让人屏住了呼吸。香水最后所达到的令人震惊的效果更是让人瞠目结舌,那虚构艺术的极致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为之惊、为之叹、为之恨、也为之喜。在最后那个癫狂痴乱的场景中,人xìng中所有青睐于美、于纵、于溺、于狂的本质都在肆意绽放,以至于让人忘了声讨罪孽、乃至沉醉其中的时刻,便是极致了。”

  “帝国”四分的评价之中,认为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的极致和纯粹,让一切罪恶都退居其次,而专注于这个气味构建的世界,至少在这个气味世界里,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是天使。

  相似的赞美声还可以在德国著名电影专业杂志“展映”上看到,这本杂志是柏林电影节每年固定的官方媒体,可见其权威了。“展映”为电影打了四分的满分。

  “从电影院走出来之后,意识里依旧流淌着激动和惊艳,一切的一切,都太出sè了,出sè得无人能及,出sè得孤注一掷,出sè得令人害怕。

  历史总是习惯于在富有传奇sè彩的人身上赋予悲剧sè彩,因为从某个角度看来,他们的基本权利都被所谓正常人组成的主流社会以及其伦理道德剥夺了。这个世界显然没有足够宽容去接纳那些与大众认知、伦理道德格格不入的少数派,因为不可能有一套道德找到社会上的每一个群体,也不可能有一套方针能够同时满足崇尚控制的当权者和追求zìyóu的民众。比如说,同xìng恋;再比如说,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

  ‘她比烟花寂寞’,‘绝代妖姬’,‘海上钢琴师’,‘剪刀手爱德华’,‘人工智能’,‘断背山’,‘跨越美国’……他们都是在肆意狂放地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执着、狂傲、张扬、放肆、奔放,还有zìyóu,在主流社会里,他们都是不被认同的存在,但是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足以让所有人都惊叹的存在。也许,他们用着与众不同的方式宣告着自己的存在,但是在这个被所谓主流思想和道德观念所占据的社会里,却始终找不到他们的痕迹,那么只是一丝存在的痕迹也找不到。现在,还要加上‘香水’。

  看着格雷诺耶懵懂地用气味去探索这个世界,茫然地追寻着气味保存的办法,然后远远逃离这个被臭味压抑着的世界。随后,他发现了自己的‘根本不存在’。自身的气味丧失与天生对于气味的敏感,形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对立,他就是一个从来没有被这个世界兼容的存在。于是。他开始追逐着自己的存在,以一种极端华丽张扬而残忍的方式,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