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七章 若你是仇十洲_大学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读书人很讲究出身。将来不管你做多大官,官员们见了面,第一件事就是摆资格:谁谁谁是哪一年的进士,谁谁谁考了第几名。你若连科场都没进过,一辈子都别想在同僚面前抬起头来。即便是未来的帝国内阁辅张魂在进士科考试时,因为只考了二甲七十几名,成绩不好,办起事来,在那些科场优等生面前也有些抬不起头来。

  孙淡性格中虽然有投机取巧的基因,一心想走捷径,好少奋斗个三十年。可他内心之中还是有一腔抱负,想有所作为,如此才不枉穿越一遭。做官,做大官是他的终极理想。

  人臣的顶点是入阁为相,官居一品。

  可明朝有一个不成文规矩,要想入阁为相,看科举成绩。一甲进士是要条件,至不济也应该是庶吉士。一个普通读书人要想做内阁辅臣,先你需要在科举中考出一个好成绩,然后进翰林院观政学习。等学习到一定年限之后,再外派做官历练,其后才能入阁。这样。从中央到地方,然后又从地方回中央,一个循环下来。既有大局观。又有基层工作经验,才有可能做到一国宰辅高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朝的选官和人事制度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如果历史不生大的变化,嘉靖一行应该在本月底抵达北京。

  新君登基,万象更新,京城政局也将做出相应调整。各部堂都应该有一从大的人员变动,新君新政。只要要安插自己的人手。对即得利益者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考验。

  对长久受到压制的郁郁不得志的人来说,何尝不是一次利好。

  当然,如果孙淡愿意,以他的从龙之功,做个高官也是寻常事。

  只不过,他还是愿意依正常途径从科举进入官场。毕竟,他现在在士林也算有一定名气,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才子,若靠着皇帝的恩荫入仕,不但格局太与自己名声也有偌大损害。

  新君登基,按照以前的规矩,皇帝都要开恩科,提前举行科举,并由皇帝自任主考。皇帝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选拔自己所需的人才。因为是亲自主考,考生们一旦中进士,因为没有科场上所谓的座师门生什么的乱七八心…关系,背景清白,也易受到重以,泣此人又被稀比。

  有级题库在手,孙淡对未来的科举倒没什么可担心的。八股文到了清朝末年,可以说该出的题目都已经出尽,四书五经的每一句话都有相应范文。孙淡到时候只需要选一篇誊上去就算完成任务,更何况。他对未来的秋闱、春闱会出什么题目也是心知肚明。

  正德驾崩本是国丧,可对全天下的读书人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多一次考试机会。

  消息一传出,整个北直隶的士气们都在摩拳擦掌,准备秋天的乡试。进来觊觎明年春天的会试以及殿试。

  三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