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晋(求票!求订阅哇!)_回到明朝做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没等你攻到城下,你的人就会扔下一大半。

  这让朱由校很满意。

  对于这种能够忠诚执行自己命令、把任务完成到完美的臣子,朱由校最喜欢。

  自从来到大明之后,也经历过几年了,各种各样的臣子也见了不少,朱由校最害怕的就是那种侃侃而谈十分有才能的臣子,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有自我想法。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有一种想展现自个儿抱负的想法,而且还很坚定。你把他安排到一个位置上,他就总想干出点成绩,这个成绩可不一定就是你想要的东西。

  他们会按照他们的想法,按照他们觉得正确的行为去干,完全不想大局观,不服从安排,总觉得这么干就对。

  原本的历史上,辽东之势就是这样的。孙承宗也好,谁也好,都觉得辽东可以干一把大的、可以收复辽东,都觉得采取防守的态势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听起来热血沸腾,可实际上却远不是那么回事,王在晋所主张的就是这么回事。

  大明已经没有这个精力在辽东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打这一仗,辽东那个地方本身就没什么好收的,让他们战就站一站吧。

  大明的内政问题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着重解决。

  辽东经过萨尔浒一战之后,力量损失太严重了。只要维持住保守住守卫的力量,这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去花费更多的钱建造这些东西。

  这种非常怂的话,自然不符合崇祯皇帝的预期。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太丢人了,他心里面可是想干一番大事业的。

  给崇祯一个志大才疏的评价其实并不过分。

  于是王在晋完蛋了,没有成功。大明朝在辽东不断加大投入,给它从上到下中饱私囊的机会。原本就已经是大厦将倾一般的财政,彻底被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

  国内的赈灾没有钱,国内的平叛没有钱,士卒们领不到军饷,山西正式乱成了一锅粥,整个大明王朝直接就崩溃掉了。

  最后我们也忘了,魏忠贤在的时候好歹通过他的手能够敲诈各种官员得到不少的钱。虽然被骂,但是有钱花呀,在皇帝权力薄弱的时候经常干这种事。

  因为正常的赋税收不上来,就只能剑走偏锋养一个大贪官,让他去贪、让他去敛。

  即便皇帝只能得到一部分也没有关系,因为等到皇帝继续用钱的时候,会把这个大贪官一刀杀了,所有家产全都归了皇帝。

  而崇祯根本没这么一个人,没人给他敛财,税收不上来,就只能等死。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朝脆弱的财政起源于土地兼并、起源于投献、起源于自耕农经济的崩溃。大明朝那些官员不知道吗?

  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全都知道。归结到最后的原因是什么啊?

  不就是当官的读书人不纳税吗?

  只要让他们纳税,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