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或可火中取栗?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想要死撑也会被大臣干掉,然后由大臣扶持一个新国王服软,如果新国王服软还无法换取继续生存,那就要视情况而定,再进行接下来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西域各国的征战很少是以毁城灭国的姿态而去,像极了是华夏大地上的春秋时期,西域各国的战争是为了获得征服税……也就是把谁打服了,一次性地上缴一笔庞大数目的保护费,又或者是长期类似于分期付款的保护费。

  要是某个国家已经愿意上缴保护费依然面临亡国的命运,亡国但是官僚或是贵族、大家族仍然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不管是王族或是平民群众受到什么伤害,那些利益没有被损害的人一般是会无动于衷。他们的利益能保住就一切不关他们屁事,认为国家灭亡也就灭亡了,甚至可能参与进去分杯羹。

  要是官僚、贵族、大家族的利益有些能保住有些不能,那就玩长期混乱,每天不是哪里冒出一些人到处杀人放火,就是哪些官员被刺杀,甚至是时不时会冒出一些叛乱。

  因为治理混乱之地非但不会有什么产出,反而是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吧,西域国家与国家的战争通常也就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打服收保护费了事,第二种是干掉国王收编官僚、贵族、大家族。

  西域是无比混乱的地方,但是有一个还是挺统一,那就是排斥外来势力。他们的历史中,有数的几次联合,无一例外全是联合起来对抗外来势力的入侵,例如百八十年前对婼羌的战争。

  西域联盟对婼羌的战争算是赢了也算是败了,说赢了指的是婼羌人被挡在了西域南部的盆地,说败了是西域人根本就无法阻止婼羌人待在西域南部,其实婼羌人本来并不是生活在那里。

  似乎啊,只是似乎,因为西域人并没有文字,不存在靠谱的史书,有许多古老的故事里描述乌孙之所以能够成为西域的盟主,就是因为乌孙人在那一次针对婼羌的战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卜拉蒂.祷鄂亚很有开诚布公的意思,对刘邦说:“这一次宛国的国王也想要召集各国派人前去塔什库尔干,他们想要让各国像百年前一样,一同联合起来对帝国开战,我们拒绝了他们。”

  刘邦没听清楚那个什么“尔干”,对卜拉蒂.祷鄂亚说宛国要联合西域各国一同对抗帝国倒是听清楚了。他说:“你们的拒绝无比明智。”

  “是的,是的。”卜拉蒂.祷鄂亚无比赞同地点着头:“帝国的人口过万万,有数百万的军队,我们还没有发疯。”

  人口万万?刘邦比较奇怪卜拉蒂.祷鄂亚是从哪里听来,据他所知帝国新一轮的人口普查似乎是六千多万?不过军队的数量倒是说对了,但帝国近期正在计划裁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