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四章 吾必杀之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了解到效率快的作用。转换成主将之后。马上能够直面了解到效率快的好处,军队可以快速调动对一支部队来说至关重要,代表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应对各种紧急的状况。

  掌佐马彦最后还是没有按照吕哲的指示放弃帐篷、围栏等等与营盘有关的物件。只带走兵器和粮草。

  按照马彦的说法,主将的职责是领兵打仗,掌佐的职责是管理后勤。掌佐虽然受主将节制,但是到了后勤这一方面主将不能过多干涉掌佐的职责。

  真的有这么一项说法吗?命令不被执行感到难堪的吕哲很想撤换掉马彦,但是就有如前文所说,这一校兵马除了金字塔顶端的几个人被干掉之外建制是完整的。他还没有建立威信时强行撤换估计会引起诸多军官的不满。没有足够的理由之下只能暂时忍耐。再则就是不清楚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规定,他也无法追究。

  由于被掌佐马彦的坚持耽误,开拔的时间足足向后推延了一倍的时间,等待吕哲下令正式开拔,前方的斥候回报已经发现百越人的探子,目前斥候队正在与百越人的探子互相干扰、厮杀。

  发现探子代表百越人已经非常靠近,吕哲脸色难看地扫一眼面无表情的马彦,然后举手大声喝:“加速行军!”

  苍凉的号角被吹响,原本迈步行军的士卒在号角声中小跑起来。

  看着听到号角加速的士卒,吕哲心里赞叹一声“这才是军队”。他双脚小力踢踏马腹,座下战马也被驱使加速起来。

  秦军在行军中确实是以号角为令,只有在驻扎或者列阵对战才会使用到号鼓。

  听得懂器具发出号令的士卒与听不懂是一个明显的区别,在通常情况下这就是精锐与非精锐的一个分界线。

  古时候所谓的精锐并不是指个人的武勇,是能够列阵而战,随着号令变换阵型。听得懂号令代表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已经有集体意识,在成千上万人的战场上,个人的武勇虽然是必须的,可是往往不是那么重要。

  想要制胜依靠的是群体,而不是几个人,所以听不懂号令的部队被称呼为乌合之众。

  吕哲现在更加确认一点,两万六国遗民组成的兵卒与这一校兵马对战,估计刚开始还能够依靠人数的底气对冲一下。但是,只要统帅五千士卒的指挥官不是个傻子懂得观察战局,及时下达不是错误到离谱的指令,面对号令统一的五千士卒,由六国遗民组成的两万兵卒,他们将会在五千士卒不断的配合下被分割,逐个击溃。

  “果然啊?不是只会往前冲的人就能称呼为士卒,这样的人组成的军队冲势一弱就要被压制,冲锋受阻就会停滞。一有挫折就会溃散。一名合格的士卒不但要懂得列阵还要会辨认号令,这样的军队才能算是‘能战之兵’。不然人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