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一章:天大的好事?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没有多么惊讶,南郡、苍梧郡、衡山郡是贡献的大头,庐江郡、长沙郡、九江郡也贡献了一些,至于闽南均和南海郡虽然没有耕作却是从百越那里抢了现成的提供的粮食比庐江郡、长沙郡、九江郡还要多一些。

  九江郡因为战乱很快平息生产并没有被打断,可是吕哲对那边采取的是让舒氏管理,算是变相的让舒氏去贪去瞒,因此九江郡上缴的粮税只是与战火平息小半年恢复了生产的庐江郡差不多。长沙郡才被吕哲光复不足半年,这个郡连续烧了快两年的战火。期间又被闽越、瓯越、南越蹂躏得不成样子,到了该上缴粮税的时候只是可怜巴巴的提交了七万石的数量。

  忘了说,吕哲的疆域之内从来就没有什么免税的说法,无论是什么情况。天灾也罢**也好,只要是有恒产者就该有相应的付出。所谓的恒产当然是有其财富,财富又包含了土地、商铺等等任何能产生盈利的财产。对于恒产者讲求的有收获就有义务,对于没有恒产者则是一粒米、一个铜板都不会征收。反而会大力的执行以工代赈模式。

  可能是吃白饭的惯例还没有被养成,既“不受嗟来之食”反倒比较深入人心。这年头并无人觉得受灾了官府不开仓放粮就是一个坏的官府,更没有人拿这个来作为暴乱的理由(借口)。平常官府只是让他们去自救,到了吕哲治下官府会安排出路,说实话他们不但不以为苦还极力称赞,也出自内心由衷的感激。

  按照一人一天吃一斤的量,一百七十万人一天就需要消耗一百七十万斤,一场大规模会战打上几个月不奇怪,僵持起来打个几年都算稀松平常,那么便是几千万斤的粮食消耗来计算。

  最重要的是什么?战争的时候粮食并不能保证都是吃进士卒的肚子里,很多时候其实是在押解途中遭遇突袭不得不烧掉,个别时候储存粮食的粮仓也不得不放弃焚毁,总得来说粮食消耗在这两个突发事件上差不多会占到每场战争耗粮的十分之三四。这么一来对于粮食的消耗更多到谁也难以在事先计算,通常还是会要在实际需要上再虚浮一些额度。

  “秦国是要消耗联军的战争潜力,恐怕……”蒯通想得很深,秦国必然会让吕哲开条件,换取吕哲不向联军出售军事物资的协议:“再则,天下乱战,哪怕我们身处南方有足够的耕地来保证粮食出产,但是谁又能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怎么能将这么重要的军事物资以几百、上千万石向外出售?”

  吕哲却是不以为意:“卖,为什么不卖?”

  发战争财啊,这是仅次于天上掉金饼子最容易致富的美事,其实哪怕秦国不提起这个茬,他都会想方设法的让任何一方来买。

  “战争消耗的不止是粮食,粮食只是其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