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六章:欢呼吧(中)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在私兵的数量上却大大的减少了,也没有给予自主募兵权。

  要是按照明朝思想、“我大清”思想、乃至于是近现代和现代的思想,肯定会认为那样一来吕哲治下非要是乱套了,那是“时代代沟”的问题。

  真实情况是各郡县没有乱,反而各郡县因为有限度的自治权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少了中枢不明白当地的实情偏要指手划脚。各郡县的民生恢复速度相当快。

  一些有了封地的小领主,他们也没有时时刻刻想着蓄养私兵累积实力造反,更多的时间是想方设法的吸引黔首前去定居,像是辛勤的蜜蜂一样建设自己的土地。因为不努力建设的话他们会无法完成自己的义务(既税务),一旦多少时间之内无法完成自己的义务,意味着他们没有能力去获得那块土地,最后的结果就是被中枢将封地赎买回去。

  接受现代教育的吕哲在一开始其实也是想着将所有的一切操控在手。恨不得连治下最普通的一个家庭每顿饭吃什么都要管,可是他没有足够的触须(既官员),最后也就搞成现在那副模样。关于封地的问题就让吕哲更无奈了。他的手底下不是一群“无私奉献”又伟大的“三无”战士,立功了肯定要赏。

  什么叫三无战士?不就是无欲、无求、无财产嘛。这样的战士是天神,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

  吕哲能封赏的除了财帛就只有土地,这群人又是生长在封建社会的古人,要是吕哲不封赏他们不伺候了是其次,直接干掉吕哲这个不公正的首脑也不是干不出来,毕竟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其实是全部),就是获得土地成为家族的封地,成为一个封建领主。

  事实上任何一个朝代的贵勋、官员都会是地主(领主),不是说因为他们代表某个阶层才会是贵勋和官员,而是只有“有产者”才有获得知识的途径,“无产者”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怎么会有获得知识的途径,若是让没有知识的人去治理国家……那简直太可怕了。

  现在嘛,以前或许富有或者是一无所有者,他们因为有各自的际遇都成了有资格站在吕哲后背笑吟吟静观的一员。

  这群家伙绝对有笑吟吟的理由,他们是跟随吕哲之后产生的第一批利益既得者,因为功劳大或者功劳小,按照这个时代的理解他们都是吕哲这个大领主之下的小封臣、小领主。

  说吕哲是大领主绝对没有错误,他不了解现下的社会环境,依靠其因为知识大爆炸时代学来的军事知识打下了大片的疆土,可是因为不会治理疆域,玩着玩着与列国走到一块的发展途径去了,就是成了一个封建王国。

  或许到目前为止吕哲自己都不明白,但是他治理国家的方向真的是在背驰“正确道路”,但也就是因为没有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