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二章:韩信的北征(上)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另外也拿出了当初的誓盟条约,要求魏韩出兵跟随宗主国北上进行战争。

  魏韩内部怎么闹需要用很长的篇幅来进行描述。鉴于这两个国家对大势影响不重,着实也没有必要详细描写,只能简单的提到结果,那就是两国的军队除了留下保护王都的戍卫军。基本已经随汉军北上参战。

  韩信他们这一批骑兵后面就有三万韩军和五万魏军,另外就是十万的汉军,其余就是魏韩两国征调的二十余万民伕和汉国这边的三十余万辅兵押送辎重。

  说实话,军队并不只是士卒出征打仗那么简单。国战自然是需要士卒勇猛厮杀,但是与之并重的是国力上的支持。所谓国力其实挺复杂的,包括了后续的兵源。充足的物资,而这些都需要用到人力,因此国战规模动用直接服务于战争的人口从来都不会太少。

  汉军北上的第一阶段,国防军序列中的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已经先期北上,服务于这十万战兵的辅兵是三十万人,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北上的道路一直是充满了装载物资的马车和护送人员,连绵起来一度超过六十里的长度。

  韩信所谓的是第五军团序列,该支国防军大建制下的军团为骑兵军团,是在一个月前刚刚完成整编,他们整编期间第一骑兵军团和第二混编军团早早就开拔北上,两支军团回合了季布所部似乎已经针对相县周边的齐、燕、赵三国联军进行了几次局部作战?

  其实也不该说是局部作战,只能说是一些斥候战之类的性质,个别斥候战因为齐、燕、赵联军打着打着聚拢的人多了,汉军这边理所当然也要呼唤帮手,那么千人级别的交战也就爆发了。

  汉与齐、燕、赵之间的交战还不能叫战争,只能说是局部摩擦,华夏到目前为止还是讲究宣而战之,推而广之的就是打出师有名的战争,只有在双方之间的某个君王写宣战书递交给某国的国王之后,双方才算是正式进入战争状态,战事的规模也才会大的起来。

  看上去很幼稚?其实不然啊!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是多国并立,国家之间总是要顾及一点脸面讲究一些信用……好吧,其实就是大军调动从来都不可能绝对隐秘,某国一调动大军几乎是被周边的国家知道了,除非是哪个国家迟钝到无可救药,不然基本是没有打大规模突袭战的可能性。再则,现在可不是什么自觉性爆棚的年代,出师总是需要名义,一是给士兵一个奋力作战的理由,二是用那个名义收刮国内黔首的劳动果实,是提升军队士气也是累积物资,该做的前奏要是小了,士气不足倒是能鼓舞,收刮的物资不足难道让士兵啃草作战?

  韩信是在十六岁之后才进入军中,刚开始是被分配到闽南郡去当驻军,他刚刚进入军队的时候身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