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二章:战匈奴(十六)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人队重要得多,一名优秀的斥候甚至比一个千人曲来得更加珍贵。

  “太尉署认为,大致能够猜测出敌军北撤的方向,第二混编军团和第三混编军团所需要的是在敌军撤退的方向建立一到阻击线,”蒯通其实也认为那些参谋的构思不靠谱,干脆就用转述的模式:“众多赞画依照地形和卫满送来的情报判定,北上的胡人行走的会是旧长城段,一直沿着旧长城段抵达黄河沿岸,第二混编军团和第三混编军团不需要每个河段都留下重兵,只需要在黄河各个河段布置小队关注。”

  胡人要北上必须要从南岸渡过黄河才能抵达北岸的草原,这是一项可以确认的事情。那么安排小队在黄河各个河段放哨,从这个出发点上来说确实是会在敌军渡河期间了解动向。

  按照目前的科技实力和生产力,无论是文明比较现今的华夏这边,或者是几乎没有文明的胡人那边,除非是黄河结冰,不然渡河压根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看军队的数量来判断。

  以十万人为数,哪怕是华夏军队在黄河两岸搭上浮桥也要用上至少十来天,对于只会砍木头做木筏慢慢飘的胡人来说,用上个一两个月可能还不够,除非是胡人找到浅到能乘马渡过的河段。而现在是秋季末尾,压根就不存在夏季那种比较浅的河段。

  “所以太尉署认为那批胡人很有可能不会那么早渡河,该是想要等到秋季,让黄河的河面结冰,介时在踏冰过河。”蒯通说得煞有其事,似乎他也认可这个判断。

  黄河结冰才踏冰过河?胡人还真真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观看历史上胡人南下的时间表,历朝历代只要是胡人杀到黄河南岸,极少是搭建浮桥和行舟船,那是因为胡人的创造力不行,生产力也着实太差了。

  “北上胡人为诱饵,太尉署甚至认为留下一个军团就足够,”蒯通点着沃野方向的位置:“目前冒顿还在阳周边上游动,头曼也带着胡人的主力向该方向移动,根据我们向秦国紧急确定,再结合胡人主力近来的作为,得出他们极可能是想向上郡方向移动的判断。”

  秦国旧地,也就是上郡和北地郡,两地内都是有沙漠区域,若是按照现代的定位,横跨上郡和北地郡的沙漠地带就是鄂托克旗附近,这个沙漠的范围不算广,长度越是二百二十里、宽度最大是一百来里最小为四十里。

  匈奴等胡人主力是向北地郡方向移动,他们显然就是想要走秦国的富平一线,然后再沿着一条宽阔无比的内河向北撤退,那里基本上都是平坦地形,对骑兵来说相当有利。最重要的是什么?是那里的地势太宽太广了,并且是不缺水源。

  “大概是在宁夏一带?”吕哲在脑海里面回忆了一下现代的新疆,印象中那里还真的是太辽阔了一些,不由说道:“若是头曼率领大军北上也就罢了,要是他们待在那里地方的某个区域不动弹,想要找到他们很有难度。”

  蒯通才不会去问吕哲没有去过北地郡为什么对那边的地形那么了解,他说:“这个就是太尉署和将军府所苦恼的。”

  能不苦恼吗?胡人不继续北上,汉军就必须派军进入宁夏那片区域,可是一旦汉军放弃堵在沃野,胡人要是穿插过去,来一个逃出生天,那可就没指望能在内地消灭胡人的主力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