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三十七章:南下 下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劝谏也有各自的理由,其一自然是面对汉国所展现出来的强大赵国难以抵抗,其二是汉国这边的国情深深地吸引两人。

  赵国连虚弱的秦国都无法抵御,面对强势的汉国那就更不用说了,若是说赵国连秦国都扛不住还想扛住军力更鼎盛国力更强的汉国来维持国祚,在汉军半年内消灭齐国逼迫燕国举国投降之后,赵国国内谁都不敢说出那样的话。

  汉国的国情是什么吸引陈余和张耳?并不完全是因为吕哲对待臣工的优厚,更多的是汉国那一套功勋获赏无上限的国策。所谓的“无上限”指的是能够因为功劳而成为异姓王,同时汉国也采取封领制度。虽然汉国的封领制度与上古的分封制度并不完全相同,但无疑对于自己有信心的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陈余和张耳绝对不是唯二被汉国国体吸引的人,王贲、徐岩等一批秦国文武,臧荼、卫满等一批燕国文武,田广等一批齐国文武,等等很多的人物之所以归附汉国、投奔汉国、效力汉国,基本上都是与吕哲制定出来的国体政策有关。

  事实上吕哲改良于上古分封制正是他所领导的集团能够迅速崛起,在崛起中矛盾不多的原因之一。

  分封可以拉拢人心也有利于稳定人心,但是吕哲所谓的分封绝对不会像是周王室那般,那是一种建立在大一统论调下的分封,而这还需要近一步地去进行维持,索性的是他现在还很年轻,有的是时间来进行摸索。

  吕哲接近曲梁第一眼看见不是城墙,是赵王歇亲自在郊外进行迎接,比较有意思的是除了一杆王旗看不到任何与赵国旗号有关的旗帜。

  赵王歇是得知吕哲率军正在接近曲梁的时候被陈余与张耳建议出城二十里进行迎接,不带赵国的旌旗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赵歇又不是率军要来与吕哲交战,按照当下的规则和习惯,非迎敌而是迎亲确实是不需要旌旗。

  吕哲迎娶赵王歇的女儿赵欣,那当然与赵歇是亲戚了。所以远远地吕哲也不过多的矫情早就下马,张开双臂徒步向前做出行礼的姿势。而赵歇也是在徒步向前,他也做出伸展双臂的行礼姿势,不过相对于吕哲身着甲胄,他是穿着冕服,所以伸展双臂的时候两个大袖子向下垂直,看上去要有美感许多。

  吕哲称呼的是:“翁丈!”

  赵歇嘴里喊出来的是:“汉王!”

  两个称呼让在场的人都有不同的心境,赵国臣子那边脸上的笑容更为欣慰了一些,汉国这边的文武也是感到非常的满意。吕哲称呼“翁丈”是一种拿赵歇当亲戚看的尊重,并没有表现出汉国强势赵国衰败的盛气凌人,在于一些人看来吕哲自然是会好好对待赵歇;赵歇称呼吕哲“汉王”是展现出明白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定位,是一种承认汉国强大的表态。

  赵歇寒暄了几句就问起了赵欣和孙女,神态上颇为关心。

  哦,在吕哲率军北上之前赵欣就有了身孕,于四月前诞下一名女婴,该名女婴也是吕哲的第二个闺女。

  吕哲其实对于赵欣母女在南陵的情况并不是太了解,只是挑出一些以前的事情出来拉家常,说着说着却是发现赵歇眼睛不断在看不远处的嫡长子吕议和庶长子吕启,也就笑呵呵地对着两个儿子招了招手……r1152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