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四十五章:差距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常见,科考人员发现最大的一个灌水系统,秦人埋在地面下的陶具输水管道最长竟是达到了夸张的三十公里,更有贯穿一座大山腹心的陶具输水系统,也不知道以当时的科技和条件是怎么做到的。

  陶具输水管道发展成熟,对水压理论的研究也积累足够的经验,那么冲水马桶这种结构并不是多么复杂的玩意肯定也是被研究了出来,汉国目前对外销售商品很多,但是卖得最好的货物绝对有冲水马桶。

  张耳就在对郦食其说关于冲水马桶的事情,邯郸城内向汉国商贾购买冲水马桶的人不少,陶具输水管道他们弄起来难度不大,但是有一个问题十分的关键,那就是邯郸城可不像南陵城是坐落在一条大江边上,邯郸城也不像南陵城有那么发达的水利系统,冲水马桶风靡整个邯郸,南陵城的公共澡堂模式也被模仿,大量的用水对邯郸的水源造成很大的困扰。

  不止是卫生条件上面,弱者总有向强者学习的天性,而有很多时候都是“走歪”了,学习是往生活的便利和享受最先开始模仿,南陵城处处可见喷水池,很多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是没有喷水雕像或是泳池简直丢人,南陵作为国都在带动整个汉国的生活品味,作为强国的汉国也在带动东方世界的生活追求。

  邯郸城内自然是不会出现公共公园和喷水池,但是不妨碍一些有条件的人家在自己的庭院中玩那么一套,其结果嘛……

  “哦?邯郸的水井水位一直在下降?那是地下水使用过于泛滥,建议找大师探勘一下,别可像临淄造成地陷才好。”要是几年前郦食其绝对说不出这么管业的用词,他说的大师也不是道士或和尚,其实就是对土质有研究的人才。

  现在研究土质和山川的学派不少,农家、墨家、阴阳家、杂家对于类似的研究都有涉及,最为专业却是八竿子砸不到的名家。

  名家是干什么的?其实就是辩论家,最擅长的就是“白马非马”那一套。之所以说对土质和山川有研究其实有点鬼扯,只因为“史禄”这么一位大才是出身名家,但是他偏偏被始皇帝任命修建灵渠,具有很强的观察和创造能力。

  汉国也需要灵渠,用以贯通蜀地、巴地、黔地的水路,因此史禄自然是被吕哲所收罗麾下,今次北上吕哲刚好是将史禄带在身边,现在刚好让史禄帮老丈人好好探勘一下邯郸,可别因为用水不止节制搞出地陷的事情出来。

  “是大才,王上委以重任,史大匠也不负王命,大军北上能够维持后勤粮秣,全赖史大匠一路探勘山川河流。”

  张耳一听邯郸城可能会出现地陷就慌了神,哪里有功夫去听一个什么大匠都干了一些什么?(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