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七十章:必要的血腥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韩信有反心,刘家皇朝的后代能不能压得住或是进行镇压?

  本来因为好几次能够轻易剥夺韩信军权,认为韩信有忠义之心的刘邦其实内心里一直在迟疑怎么处理。听到张良那一句话之后,刘邦心里仅存的一点点侥幸没有了,刘邦不可能将刘氏皇朝的千秋大业建立在对一个人的信任上面,特别是刘邦本来就对韩信感到深深的忌惮。听完张良所说,又得来来自吕雉的催促,刘邦已经下定决心杀掉韩信。

  明晃晃地出兵攻灭韩信当然是不可能。不说出兵征讨没有一个借口,哪怕是能够出兵征讨谁又是韩信的对手?那么只能是另图蹊跷,使用阴谋手段来达到最终的目的。

  是谁?是谁在其中出力最大,是谁在其中担任所谓的“操盘手”?是张良。就是这么一位张子房先从韩信的至交好友萧何身上下手,然后又营造出刘邦完全信任韩信的氛围,最终轻易地将韩信骗到长安(本为咸阳)。

  韩信被诓骗软禁之后,身在齐地的蒯通有意图发动过叛乱,蒯通发动叛乱自然是想要威胁刘邦放回韩信。可是一切的努力又在猪队友韩信写给齐地各个将领的几封书信中被瓦解。

  天晓得韩信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有那么强的兵略才能,偏偏在处世上显得那么的幼稚?又或者是刘邦、张良、吕雉等人太过狡诈?

  历史已经得到改变,很多事情都将不会再发生,一些在原版历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现在还名声不显和地位不高,一些原本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人现在却已经一朝成名天下知。

  长久以来能够在华夏篇章上青史留名的人绝对不简单,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已经算是人杰,一些占了历史那么大的篇章的人物又怎么可能会是泛泛之辈?所以吧,任何一名穿越者都不能小看历史记载的人物,吕哲一直就是带着那样的思想在自我警醒着。

  曾经历史上记载上毁誉参半的张良并没有展现出长袖善舞的一面。甚至改变他命运授予《太公兵法》的黄石公也没有出现。

  吕哲曾经一直在找那个“圯上老人”,可是无论派出多少人手都没有寻找到踪影,长久没有寻找到黄石公之后也就放弃。在他的理解中,要是按照现代某种游戏的说法,没有得到圯上老人授予《太公兵法》的张良算是一种“未完全体”,那么若是得到《太公兵法》的张良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现在的张良也不过是一个又智慧的人而已?

  很多人的经历被改变了,其性格和为人处世也必将完全不同,像是原版的司马欣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司马欣在历史上也没有展现出多么大的才能。但是归附到吕哲麾下之后司马欣的命运被改变。

  利益与吕哲捆绑在一起的司马欣在吕哲这一集团中获得了身份与地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