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七十章:步伐有点大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完成。

  引信的安装是一个技术活,但是无非就是清理炮身后侧一个小孔,确定没有火药渣滓,也确认引信被放到正确的位置。所谓的正确位置则有讲究,不但要保证引信与火药包连接,还要保证引信的长度。通常是拿着一个木叉沿着小孔一捅,一捅之下火药包的布会出现破损。然后将引信再次用木叉捅进去,之后还需要在小孔周边进行必要的封密。

  季布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名炮兵从一个木箱子抱起一枚弹丸,有另外的炮兵转动着转盘将炮身微微上斜,之后抱着弹丸的炮兵将怀中的炮弹放进炮管。

  离得远了自然是听不到弹丸在炮管内滚动的声音。只能看见弹丸安置完毕后炮管开始向上升,然后是炮长请求发射的喊声。

  “我来过过瘾?”季布觉得一切都太有意思了。

  火炮才出来多久啊?试验的时候可不是没有发生过炸膛的事故,吕哲可不想自己的一名大将会因为事故被炸得四分五裂。

  季布感到很失望,一些雀雀欲试的人也只能按耐下来。

  火炮调整好仰角再次的“轰”一声作响,发射动作中的火炮先是传出响声。然后炮架的轮子因为一股力量的作用向后退了一点点距离。炮架向后退,自然是有炮兵会推着将轮子推到原有的位置,而这个时候发射出去的弹丸才算是落地。

  “一千八百四十三米!”

  观测手再次报数,一样的仰角,可是这一次弹丸落点的方向比第一次发射时弹道直线向左偏移了大概六米左右,弹药也要比第一次多飞行了二十米才落地。

  “果然啊,是不能要求有什么精确性。”吕哲没什么好失望的,制造出来的青铜炮也就是大概拿破仑时代的水平,又不是现代那种火炮。

  其实哪怕是现代的火炮都不能保证一定精准,炮弹横向角度变动是火炮发射时无法改变的事情。不一定是瞄准角度出现变动导致横向角度变动,还关乎到风的力度和空气中的湿度,很多时候风向稍微改变一下,快速破空推进的炮弹就会被风力牵引着改变轨迹,射程越远的火炮精准度越差,想避免那是不可能的。

  “六米偏移,已经可以算是非常精准!”吕哲下令让炮兵多射几轮。

  接下来同一座火炮重复发射,除了第二次偏移六米之外,第五次发射只偏移了三米算是最好成绩,最差的成绩是偏移了二十三米。

  “很好!非常好!”吕哲对试验结果只能是感到满意:“可以量产吗?”

  匠阔就站在吕哲旁边。闻言立刻回答道:“王上,104毫米口径已经可以量产;115毫米和131毫米也已经完善,很快就能尽量定型量产;144毫米和159毫米暂时无法量产。”

  104毫米的是九磅炮,115毫米是十二磅炮。131毫米是十八磅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