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章:遗留产物_大秦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拆除的结构,除了必要的支撑柱之外,任何墙壁都被拆了个干干净净,摆放的是一些用麻袋装好没有去壳的稻米。

  稻米其实并不是华夏苗裔的主要食物,小麦以及各种小米才是华夏的主要食物,此前稻米只有在百越和更加遥远的岭南区域才被土著接受。

  目前。帝国在南方开辟了众多的产粮地,稻米已经超越小麦和各种小米成为主要的粮食,整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因为各地主要是依赖南方运粮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吕哲解下佩剑捅了一个麻袋,伸手接住露出来的稻米。发现稻米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湿润,稳了稳也没有发现有霉味。

  蔡阳看到皇帝的举动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道:“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将仓库的稻米搬出去日晒,保养得相当良好。”

  吕哲没有说话,他点了点头继续朝里面走。

  被改造了的兵堡前端地段都是装着稻米的麻袋。到了后面则是成了成捆的布匹,从这种情况来看,陈郡……至少是柘县的经济恢复显得不错。

  是了,这么个年头国家的赋税可有点复杂,官府接受钱币,也会接受粮食和布匹,因此布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硬通货之一。现实的情况是,早在帝国建立之前,各个诸侯国收取赋税,某些时候还会专门要求要有多少什么颜色的布匹。这种习惯现今还在执行。

  吕哲将要迈步走下台阶进入地下室之前,问蔡阳:“赋税情况上,帝国发行的货币占了多少比例?”

  蔡阳立刻答道:“占了六成。”

  陈郡的民众缴纳赋税占了六成?吕哲笑了笑点点头。

  蔡阳看到皇帝又是笑又是点头,心里的看快乐立刻呈现在脸上。皇帝满意,那说明蔡阳这个郡守当得相当不错。

  出巡队伍已经在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溜达了一圈,每到一地吕哲都会询问类似的问题,帝国是有制式的货币,可是并非在每一个地方都流通甚广,甚至是在有些地方都还在使用秦制的半两钱。

  陈郡的赋税上货币有六成,可以算得上是比较高的比例了。在一些偏远地方大多是以土特产来充当赋税。

  用土特产缴纳赋税也是华夏文明的特色,毕竟有些地方就是没有钱,官府总不能是逼迫民众一定是要缴纳货币,可是不缴纳货币也绝对不行。自然是允许用一些具有价值的东西来进行代替。

  用非货币进行代替的缴纳赋税方式是非常麻烦,可是某种程度上一些郡县的地方官很欢迎这种方式。这些郡县的地方官会在收纳土特产之后由官方来运输贩卖,只要是操作得当能够产生不少的收益,而地方官只需要交纳国家的赋税额度,多余的钱财能够留在地方,也称得上是一件国家允许的行为。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地方交纳土特产在操作过程中都能够收益溢出,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