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6章 前因后果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李傕、郭汜、对曹操的评价,以及对刘琦的肯定和欲禅让皇位的信息。

  也就是说有这个东西在手,对刘琦日后自立会有很大帮助。

  而将它交给蔡邕,则是将它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上加一个肯定。

  只要蔡邕确定了此诏确实出自刘协之手,他自然会把里面的内容编进史书,而且会把诏书的内容透露给刘表、郑玄等老学究。

  那么,舆论上对刘琦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其实不是贾诩变坏了,他一直就没好过。真正变坏的是荀彧,那个翩翩公子,跟着刘琦及田丰、贾诩混得久了,考虑事情也不再独以正直为主了。

  当然,他忠汉的初衷是没有改变的。

  而刘琦汉室宗亲的正统身份也让他不再如历史上一般纠结。

  刘琦要自立便自立呗,而汉室依旧是汉室,天下依然姓刘。都是高祖后裔,只是换了一族而已。大汉四百年传承,早已不知换了几路宗族了。至少光武帝刘秀和灵帝是摆明了不是上一代皇帝嫡传的。

  经过洛阳对汉帝刘协的失望,他早已把中兴汉室的希望部押在刘琦身上了。

  但是,如同历史上的曹操是不可以的!

  汉室祖制“非刘姓不得为王”。你一个臣子,可以把控朝政,可以位及人臣。但,不可以自立篡位。这是荀彧甘心辅佐曹操的底线。

  而如今的刘琦,荀彧完没有这种心里负担。

  第一次曹操欲对刘琦封王,他都没有不能接受的想法。当然,刘琦的拒绝,加固了他在荀彧心中的完美形象。

  而这一次,估计刘琦也不会自立为王。

  就算刘协这份诏书是真的,而且出自真心,那刘琦也不能自立。

  谁能证明它是真的?

  再说了,早就定好的大方针,刘琦也不想动。长年的战争对将士对百姓来说都不是好事。

  现在没有人敢来主动与刘琦为敌,那为什么不发展一下民生?趁他们打得欢实,咱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对!就是这个!

  现在说是还有六路诸侯,但是交州士燮实在是不堪一击,谁得了大势,只需一纸诏书便可平定的家伙,基本可以排除在争霸之外了。

  袁绍是不行了,但作为曾经的第一诸侯,败,也会拖得曹操不好受的。但是曹操的胜利也基本不存在什么变数了。是时候让关羽去打点秋风,占点便宜了。

  如果说变数,那就看孙刘之争了。军队的实力其实并不那么明显的。单以统率能力看,刘备手中还真没人可以与江东大孝都督周瑜比的。但是18岁不到的主公孙权没法跟刘备比呀!如果孙权能够快速成长,且能够重用他哥给他留下的江东群臣,或许还能争得一些地盘。蛰伏几年,说不定还能把刘备给打回江北去。不过,那还得看刘备会不会假仁假义,不对孙权赶尽杀绝。

  不管怎么样,不论曹操、袁绍,刘备、孙权谁笑到了最后,将都会大量地损耗钱粮兵械。而等他们打完,刘琦治下的所有地盘都至少会有一到两次的收获了,府库又将充盈。

  一来一去的差距就更大了,到时候不管与谁开战,都将占据绝对的主动。

  于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便成了刘琦集团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行动方针。这本就是春节时候大家一致形成的统一意见,现在被规纳出来执行,是没有人会反对的。

  ps:书友们,我是凌风笑诺,推荐一款免费小说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书友们快起来吧!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