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0章 末路袁绍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敢放心重用手中的谋士了。说实话,若不是他无端地将张郃身边的大军师审配调走,当时就算打不赢,张郃高览也不会是无奈被俘、无奈投降的结局。

  在后来的战争中,为了显示他的能力与魄力,袁绍还多次走上前线。

  可惜他不是刘琦、不是曹操,甚至在统兵的才能上他还不如刘备。

  玩政治,袁家的人都是高手,但要说到带兵打仗,真的差远了。

  外行指挥内行!

  或者说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一定比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战斗力更强。

  凡事犹豫不决的袁绍怎么可能比得上身经百战、熟读兵书的曹操?

  更何况不论是谋士还是将领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其实,哪怕是士兵,曹操的部队也远胜于袁绍。至少常胜的士气绝对要强过屡战屡败的一方。

  而士气,直接关系着一场战征的走向。

  所以,袁绍看似能够支撑的邺城,其实也不过是在做困兽之斗罢了。

  面对敌方的如虹气势,自己的手下早已是人心浮动。

  主动出击是不可能了,没有了河北四庭柱的袁军将领,谁能够与夏侯惇、夏侯渊、曹洪、于禁、乐进、史涣、曹真、曹休、许褚等良将为敌?

  战术战法就更不要想了,别说袁绍手底的谋士们根本就敌不过曹操手中的程昱、刘晔等人相比。何况曹操本人也是一个军事大家。再说了,就算有审配等人给他献了计,袁绍也不见得能听。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靠人数与曹操耗时间了,袁绍心中还期望着曹操大军能够因为粮草不继,自行退去。

  失败是必然!

  袁绍没有等到曹操退军,却等到了自己的部队中出现了逃兵。

  消耗,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曹操的粮草在减少,袁绍的粮草军械也在变少。

  何况,曹操现在坐拥兖州、豫州、一半的徐州、一大半的冀州,实在不行,强征也能征来源源不断的补给。可是被困在邺城的袁绍就不一样了。不论库存有多丰厚,却是用一点就少一点了。哪怕看到城外的庄稼成熟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操去收割。

  十月,秋收过后,曹操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补充。而袁绍大军却要开始节衣缩食。

  大军集结,粮草补给是根本。当兵打仗,有很多人真的就是为了在这个纷乱的世界有口饭吃,能够活下去。

  当饭都吃不上了的时候,士兵的心就燥动了,士气也没了,负面情绪也就接踵而来了。

  那么,逃兵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城内的守军没办法,死也得扛着。可城外的就不一样了,根本看不住。

  而且,曹操的做法也是相当绝的。早早地就放出了话,只要袁军的士兵愿意撤出这场战争的,放下武器,曹军无条件放行。愿意加入曹军的,更是欢迎,不但有好吃好喝的,还有钱可拿。说到做到,来了就给。

  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向曹营的人越来越多,城上城下的守将其实都已经不淡定了。

  可是袁绍依然天天问计谋,夜夜宴名士。仿佛一群文士在酒宴上一阵说道,便能战胜曹操一样。

  最昏的招是,袁绍手中唯一还有大局观的审配劝袁绍趁着城外的大军还能与曹军僵持时,带着城内的五万人马撤出邺城,奔幽州而去,与袁谭汇合,再谋东山之计。可袁绍偏偏不听,还以“蛊惑军心”为由将其定罪,打入大牢。

  历史的大方向在改变,可许多细节总是惊人的相似。

  四世三公的袁家、关东十九路诸侯的盟主袁绍,依然如历史上一样被厚积薄发的曹操打败。

  袁绍的末路从他关押了审配开始,从审配的从子审荣勾结城外的守将郭援、耿苞打开城门迎曹操进城起,就真正地到来了。

  最后,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了。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