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4章 封王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藩臣!”

  一百多个儿子,三百多年传承,到如今,那该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家族啊?

  为何皇室族谱里没有中山靖王别的儿孙一脉的记载呢?难道皇室中早就知道刘贞一脉三百年后将有大能刘备出生?

  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实在太多了,完全无法考证。刘协当日承以刘备的皇室地位,一是受曹操之迫,二来也想多拉拢一些刘氏宗族的实力诸侯罢了。

  事实上,刘备能在外面状大根本没想过刘协的处境,他深知自己其实无力与曹操相抗。对于他来说利用曹操及刘协提供给自己的便利,努力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才是关键。这也是他收到董承传出许都的衣带诏而按兵不动的原因。

  一群井底之蛙,被困许都围城之内哪里看得清曹操的真正实力。受到邀请的刘备只是淡淡一笑,便将诏书收起,继续南征扬州了。

  他的选择没有错,可是在刘协看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算你不来,也应该响应一下才是。完全置之不理,狼子野心同曹某人般昭示。

  刘协已经看透了,曹操也好、刘备也罢,都不会以恢复大汉河山为追求的。他们四处征伐,只不过是为自己积蓄实力罢了。

  在他心里,刘琦的行为似乎要比曹操刘备高尚得多。征讨异族,开疆拓土,令大汉的疆域扩大到大汉立国四百余年来最大的时刻。就算在太平盛世,刘琦的功绩也足以封王立传!

  更何况他对内讨伐的董卓、李傕、郭汜都是刘协讨厌的人。

  他当时托王子服传出去给刘琦的诏书确实出自真心。

  不过他将众人为刘琦请封的“秦王”改成了“汉中王”,他想告诉刘琦秦汉不两立,而汉中王亦是高祖当年的封号,其意不言而喻。

  自己深陷囫囵,身边的忠臣良将在经历了董卓、李郭、曹操几批人的专权后,已经所剩无几了。衣带诏败露后,曹操一阵捕杀,现在更是无人敢公开支持他了。现在的朝堂上,几乎已是曹操一家之言了。

  自己满心光复汉室的心愿已经不可能亲自实现了。

  如果非要在这大汉天下众多的皇室宗亲中选择一个出来拯救大汉江山,还有谁比刘琦更合适呢?

  刘琦兄长,朕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还望你能不负朕望,能够替朕收拾这破碎的河山,重振大汉声威。

  四月的长安,已是春暖花开,暖洋洋的阳光照得人舒适不已。

  长安城中上上下下张灯结彩。

  天子刘协亲封刘琦“汉中王”,诏书已达长安,荀彧已经组织各路能臣准备封禅之事。

  请归请,封又是另外一回事。曹操也不可能同意给刘琦封那么大一块地盘的。

  “汉中王”就不一样了,只要曹操实力够强大,便可以要求刘琦除汉中封地以外的地盘向朝庭纳贡。

  虽然只是想想,刘琦比他小那么多,实力还比他强,今后谁胜谁负还不好说。再说,刘琦不受他的提议,他又怎能遂了刘琦的意呢?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五月十八日,刘琦在长安受禅封“汉中王”,登台祭主,进驻未央宫。

  同时接受大汉朝庭“大将军”职。

  汉王?时机到了便是汉皇了吧?

  郡王开府,自设官员。

  田丰被封为汉中傅,主王府事务,职同朝庭太傅。

  荀彧为汉中相,主政务,职同太守。

  郭嘉为长史,职同郡丞。

  关羽为中尉,职如郡都尉。

  另王府置郎中令一人,秩千石,职务和汉朝的郎中令相类似,主管王府的大夫、郎等仆一人,秩千石,负责王府的车马训练与驾驭治书数人,秩六百石,职如尚书谒者数人,秩四百石,职务是奉王命出使另有礼乐长、卫士长、医工长、永苍长、祠祀长等,秩皆比四百石。

  当然都是刘琦最亲近的人担当。

  看上去官职并不高,但是每个人都兼着其他要职。比如田丰兼并州刺史等。

  只是这样名正言顺地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朝庭。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