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9章 回家过年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月初三刘琦便带着白马义从往长安赶了。

  过了黄河,天气就好多了。

  同样是冬天,气温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虽然比不上江东的渐渐入春的感觉,但关中地区还是比并州地区要来得暖和一些。

  正月是新的开始,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季节。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欢乐地享受着这一年中短暂的轻松。

  过新年,置新衣,亲朋好友互相走动,联络感情。

  孩童们在雪地里嘻戏,爆竹声声传不停。

  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

  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

  也许是关中地区日趋繁华,人口在增加,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鞭炮亦被聪明的商家推到了市场成为了为节日增添气氛的种道具了。

  这是好事,证明汉人的文明在滚滚地向前发展。

  鞭炮已经被推广了,那么、是不是会出现了呢?

  事实证明这玩意儿确实就是诸葛亮的小媳妇儿黄月英捣鼓出来的。

  发明家的脑子确实与众不同,童心未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没有想象力,哪儿来的创造力?

  是应该将女子的地位提高一些了,鼓励她们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来。保不齐象黄月英这样的天才会成就居里夫人一样伟大。

  家就是家,离开的时候纵有千般烦恼、万般不爽,但回来的那一刻总让人忍不住热泪迎眶。

  那一群无忧无虑一鼓脑儿争先恐后地扑向刘琦的小家伙们,赶走了刘琦一身的疲惫。

  过年呢,还有什么比跟家人呆在一起更开心的呢?

  一走大半年,孩子们又长大了不少。刘琦才发现自己给的父爱实在是太少了一些。

  虽然生在帝王家的孩子注定不会平凡渡过一生,但刘琦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少接触一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环境,而象普通的孩子一样尽情地享受童年的快乐!

  典韦的神刀卫接替了白马义从的护卫工作,让这一群在马背上呆了两个多月的汉子们好好休息几天。

  刘琦也派人传令荀彧,三日之内不谈政事,给自己放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