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6章 曹操称公(一)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异心,也许会让刘琦治下的军民产生不满。最少,应该也可以影响一下刘琦正在集结的部队的士气。

  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东西能传到刘琦治下的每一个地方都是经过了严格控制的。

  开玩笑,影密卫的存在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曹操派出的斥侯想要去刘琦的地盘散播谣言,但刚刚出许都就被影密卫的人给盯上了。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真正传到刘琦手下的老兄弟们甚至刘琦手中的檄文实际上都是影密卫送过去的。

  比如关羽、赵云、郭嘉、王安、田丰、钟繇、高顺、李典等人

  还有一些靠着刘琦的新政靠商业重新崛起的新的世家大族。

  这种东西能不能激起刘琦治下的民愤兵变不知道,反正拿到檄文的人一定会怒发冲冠或者笑哭。

  好一份战前动员书!

  气愤往往会激发出更加浓烈的战意。

  战争还没开始,信息与n的斗争却已经开始打响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作短歌行一首流传于世: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关于曹操究竟想表达什么,后世人们争论不休。有人说他就是想行周文王之途为子嗣铺平登顶的道路,有人说他是真想行周公之事,匡大汉之天下。

  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

  但此时他手下的群臣却在以荀攸、程昱为首,在董昭、司马懿等人的组织下集体上书,请天子下诏,进曹操为公。

  不论城里城外所传的刘琦版本的汉帝已殁,还是曹操版本的刘琦叛乱,都在冲击着大家对刘琦曹操的故有的评价。

  曹操阻止不了人们去议论。

  他要称公,不单单是为了凝聚人心,他还要天子登台,亲自授爵,以破刘琦之谣。

  这是bp的应对,也是主动的晋升。

  称公,便意味着汉天子以下单独成国。

  称公以后,他与刘琦之间的战争就变成了汉天子以下的诸侯国间的战争,意义完全不同。

  同时,他也可以承制封拜诸侯守相。也就是说他可以以诸侯国的名义任意地加封手下的官爵。这是提升手下将相们的凝聚力的最好的手段!

  五月,被罢免的司徒赵温公开上书,奏请天子准曹操开国称公。

  这一提议立时震惊朝野。

  对于这个变故,文武百官大致有三种态度:大多数人仅仅是木然,曹氏掌权是多nns实,抗争已无济于事,主动迎合又有违汉室臣子之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管也管不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者是曹操主政后提拔的官员和掾属,朝中董昭、司马懿等人对赵温的提议大加赞誉,纷纷表示老大人“老成谋国忠义可嘉”,曹公应早登相位以慰天下人心,至于曹府掾属更积极了,且不说日后前途可观,光是开国从龙的地位也是高不可及的。

  当然,也有人反对。但反对是无效的,胳膊拧不过大腿,私下骂两句得了。汉室社稷固然重要,脑袋也很重要,谁不害怕曹操手里的屠刀呢?11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