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基建_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啊!妙,实在是妙。”

  扶苏也是双眼放光,赞道:“太傅之办法,孤怎么就没想到呢,让百姓修运河赚钱,有了钱就有能力去购买商品,如此一来,整个大秦经济就盘活起来了,哈哈哈。”

  “大人治国之才,世之少有,下官无比佩服。今日,能听大人的这一席话,让我等醍醐灌顶,对今日治国理顿,有了大彻大悟之益,这真是我等做下属的荣幸呐,我想这定是我等祖上三辈烧了高烧才有了今日这一大运幸啊。”萧何和张苍、韩信,则干脆臭不要脸的拍起了马屁。

  李阳:“滚!”

  顿时,一众人等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在李斯等人的眼里,李阳确实是一个治国之大才。

  但是在李阳看来,这种刺激经济的手段,它有一箩筐,全部是后世社会现成的。

  在他穿越的那个社会,国内经济要增长?搞基建啊!

  国内经济要发展?搞基建呀!

  国内经济要促内需?搞基建呀!

  总之,基础建设那是被玩得如火纯青的地步了。李阳此时,只不过是拿来借用一把罢了。

  收起笑容,李阳道:“当百姓修运河赚了钱,自然就会想去提高生活水平,买新衣服,新家具,吃大肉。看到别人生活过得如此幸福,其他人自然得跟上,于是大秦整个社会都会奋发上进,不会因为粮食够了,便失去上进心,如此,方能让我大秦帝国不断发展,不断变强。”

  众人连连点头。

  扶苏道:“那这么说来,修运河,非但不会劳民伤财,反而对我大秦颇为有利啊。”

  李阳点点头:“没错,只要修运河的劳力,与耕种的劳力得以平衡,就绝对不会造成劳民伤财的结果。”

  众人再次赞同的点点头。

  在李阳看来,21世纪的中国,年年搞基建,也没有造成劳民伤财。而为何古代的大基建,却会沦为劳民伤财的结果呢?甚至还因此引起内乱?

  终其症结,其实是因为在古代,国家搞大基建,都是徭役,没有工钱的。

  也就是说,百姓是被抓去服徭役,做苦力的。百姓苦不堪言,自然是会造反的。

  更重要的是,让百姓白干苦力也就罢了,这一干就是干数年,而且因为徭役人数太多,耕种的劳力减少,致使粮食大量减产。再加上,工程浩大,国家财力有限,只好又对百姓增加赋税,这样一来,连种地的百姓也被压得苦不堪言,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内乱纷起了。

  当初,秦始皇修长城,可不就是这样么?

  大秦的天下,赤地千里,良田野草遍生,所有百姓都被赶去服徭役了,这样大秦能不完蛋吗?

  而李阳的办法,则是利用大基建,保就业,促发展,以此达到提高全民的生活水平这一宏大目标,从本质上就与古代的大基建完全不同。

  为了让扶苏和李斯等人,对治国理政有先进的思想。

  李阳于是便把基础建设,为何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道理,一一讲了出来,一一分析,这让扶苏等人,都是眼中放光,心中豁然开朗。

  李阳的这套先进的治国理念,不得不说,令他们感到了眼界大开的体会。

  听完李阳的先进理念之后,扶苏当下便道:“太傅一言,胜读书十年。孤能伴太傅身边学习理政,真乃孤今生之幸。孤决定了,这运河必须修,一定要修!”

  听到这话,众人皆是会心一笑。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