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九章 群臣议事_轻许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许天下

  谢大老爷想不通的事情,伏山先生等几位朝廷重臣,同样也想不通。

  昭阳宫内,帝后二人看着堂下均是一脸凝重不解的众人,不由相视笑望了一眼。

  “杨大人,”王姒轻看了丈夫一眼,才转头问向了下首的杨致和,“如今国库里,还有多少银子?”

  杨致和闻言,却是一愣。

  新朝才立,百废待兴。如今正是朝廷花钱的时候,秋赋又还没有收上来,国库里哪里还有什么银子!

  “娘娘,”杨致和有些惭愧的低下了头,“如今国库里,已经没有什么银子了。”

  若不是有皇后娘娘的内库支持着,恐怕这些日子连朝中大臣的俸禄都要发不出来了。

  而自己身为户部尚书,国库里却没有银子。这虽然不是他的错,杨致和却还是有些尴尬而不能介怀。

  见杨致和有些尴尬的低下了头,王姒轻这才转头,视线一一看过了堂下的众位大臣后,才笑着开口解释。

  “诸位爱卿,如今国库空虚,可这大规模的提纯海盐,前期却是需要大量的银子投入的。”

  朝廷没有钱,这事自然是做不起来。况且,在王姒轻的眼里,国家机器,也不是用来谋取这些蝇头小利的。

  伏山先生等人了听了王姒轻的话之后,却还是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朝廷虽然一时没有钱,可只要这盐海一旦制造了出来,那自然就有钱了。要知道,这食盐一项上的收入,一向是国库来源的大头啊。

  毕竟,民以食为天。而这食盐,却是天下百姓都不可或缺的啊。

  不吃米饭,还可以吃面食;不吃荤腥,还可以吃素食。可若是没有食盐呢?那肯定是万万不成的。

  众人皆知,这食盐的产量虽然不高,可价格却是不便宜啊。不然,朝廷又为何要设置这么高的盐税呢?

  正是因为如此,朝廷在盐井一事上,才会掌控得如此严厉;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天下间贩卖私盐的事,才会络绎不绝。

  因此,在伏山先生等人的眼中,这盐路一事,是万万不能落入他人的手中。否则,朝廷恐怕就会很被动啊。

  “娘娘,”伏山先生沉声开口,“如今朝廷虽然没有银子,可我们可以先……”

  “先打白条吗?”王姒轻笑着打断了他的话,“宰相大人,那些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很艰苦了,若是连朝廷也要给他们打白条的话,你让他们可怎么活啊?”

  况且,一旦开了这个先河,那刚刚才建立的大唐,恐怕就会失信于百姓了。

  没有了民心,又何谈建立盛世!

  妻子的心意,李元澈自然是最懂的。

  此时,他见伏山先生还要开口,却缓缓摇了摇头。

  “皇后说的没错。”李元澈拉着妻子的手,站了起来,“朕的大唐,绝不会向老百姓打白条!”

  说完,李元澈又小心的扶着妻子的肩头,相视笑着点了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