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6.第三百一十六章_桓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思是,起兵是必然,但能说服三州刺使主动同长安对立,投向建康,借以减少损失,何乐不为?

  “陛下莫要以为此计太-毒。”贾秉正色道,“日前梁州传来密报,有北地士人借游学之名,过边境,递帖拜会汉中、汶山两郡太守。”

  从两郡太守呈送的密报来看,来人的表现实在值得怀疑,字里行间隐隐透出拉拢之意。

  梁州同秦国接壤,汉中郡既能驻重兵又能产粮,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从舆图上看,汉中郡似一块凸起的尖角,扎入秦氏疆域。秦国选择从这里下手,意图动摇桓汉的统治,实是再自然不过。

  “秦帝领兵在北,陛下不会想到,长安会在此时派人游说。”

  事情成功自然好,如果不成功,消息传出,只要桓容稍微疑心,汉中郡的治所必将遭遇地-震。从太守以下,包括县中官员,或多或少,前途怕都会受到影响。

  无辜遭天子疑心,心宽的还好,如果心窄,遇事一时糊涂,难免会让长安如愿。

  “陛下,这些南来的士人,绝不能等闲视之。”

  “观秦帝征北采用的战法,必对我朝府军多有研究。所谓先下手为强,何不趁秦帝尚未班师,尽速遣人往北?”

  贾科的身份-暴-露,不能继续留在长安,经他手埋下的钉子,多数无法再用。

  不过,一张消息网没了,还可以织成第二张、第三张。

  贾科前往西域,其他的暗线可以开始活动。比起贾科,这些人更加低调,能起的作用却是更大。

  “陛下可还记得,石刺使之弟在徐州行商?”贾秉道。

  石劭的兄弟?

  乍听此言,桓容有片刻的恍惚,眼前闪过当年跟在石劭身边的少年。

  “石郎君并未出仕,数年前隐姓埋名,领商队往来南北,最远抵达漠北,还曾往鄯善为大军送粮。”

  “幼度和子敬也知道?”桓容看向谢玄和王献之。

  两人互相看看,开口道:“回陛下,臣知晓是徐州商队,实不知其为敬德的兄弟。”

  此言并不奇怪。

  一来,石劭常年在地方为官,很少在建康露面,仅在元月朝贺时匆匆一面,彼此算不熟悉,更称不上有什么交情。

  二来,石劭和石勉不同母,石劭长相清俊儒雅,极似其父。石勉因为有氐族血统,五官较为深邃。随着年纪渐长,两人间的差距更大,不晓得内情,很少有人会以为两人是兄弟。

  桓容登基后,石劭由舍人选官出仕,一路由县令、太守升任徐州刺使。

  他治下的地界,是当年邺城被破,慕容鲜卑被逐出中原,幽州出兵抢回来的两个县。

  论地盘大小,还比不上汉中一郡,偏偏朝廷于此设州,借地利建造码头,成为沟通南北的重要道路。

  随着石劭的经营,徐州成为海贸的中转站,各地商人往来,汉胡共居,不少北地百姓入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