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二章 西南联合开发计划_辛亥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部长,高薪聘请也不行么?”

  张澜摇了摇头:“钧座困难有两点,第一是合格的教育人才本来就不多,而且多数都是前清的旧式人物,教国文,教历史,一点问题都没有,教物理化学就不行了,第二就是高薪也有一个限度,教师工资一旦太高了,只能加剧社会矛盾,而恰恰有些人就不满四川给出的条件,选择了拒绝!”

  四川的急速发展,让四川的这些官员能够接触的范围更广,有些事情也看得更通透,从清末开始,中国的读书人享受的待遇一直是超人一等的,别看这些读书人多数都骂政斧,但是他们实际上既得利益者。

  以工资为例,燕京上海的一些工人每个月能拿到三五块大洋已经不错了,同时期的北大教授每个月四百块,而普通工人还会被克扣,这些教授绝对不会被拖欠的,政斧再困难,也会尽量给他们足额拨款,教授和工人的收入能达到一百倍,正是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才让所谓的文人能够玩得起民国范儿。

  但是对比后世如果大学教授和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在三五倍那算是对知识的尊重,可是一旦达到了一百倍,那就是制造仇恨,只能造成两大集团的尖锐对抗,可以说民国对于读书人的待遇是很出格的。

  后世的读书人在吹捧民国的自由,也吹捧学者的读力,感叹民国范儿,未尝不是在追忆这种拿着普通人百倍收入,俯瞰苦难众生的一种优越感,对比他们的前辈,他们实在是太丢人了。

  但是民国这种对读书人的尊重并没有带来国家的富强,科技也没有真正的发展,那些教授拿着巨额的经费去研究故纸堆,玩文化,玩古籍,一个个忙着著书立说,何尝有人把这笔钱用在科学研究上面,有谁做出了能够增强国家实力的军工产品,不是说文化层面的东西不重要,而是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坚持弄这些,就是商女不知亡国恨了。

  本来应该被严重鄙视的一群人,却因为他们的徒子徒孙掌握了话语权,拼命去美化他们,把一些人送上了神坛,而真正支持这个国家脊梁的无数的劳动者,是为这个国家研制出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的技术人员,不是吟风弄月的所谓士大夫。

  如今的四川已经大踏步的进入工业时代,技术工人,工程师,企业家的收入都在迅速提高,相应的教师的收入就减少下去,大学教授们已经不能维持一百倍的收入差距了,因此很多文人是不愿意来到四川教书的,张澜也是文人出身,对于这些人的想法还是很了解的,不过也越发的鄙视。

  “张部长,什么时候都有既得利益者,他们依旧喜欢高高在上,我们也没有办法,不过没有了他们我们一样能够办好教育,我有一个提议,就是要求我们政斧之中的各级官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