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0章 蔡牵的新生活_乾隆四十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0章蔡牵的新生活

  1791年8月的一个上午,两艘万石广船静静的停在巴达维亚港口外的一海里处,上面满载着从广东沿海招收来的贫民。而在这两条广船西侧一海里外的海面上,停泊着的则是那条威震东南亚的大铁船——雷神号,以及有着三十门75毫米炮的大型风帆舰北海一号。

  此时在两条唐船靠近水仙门的一侧,停靠了几条小型单桅帆船或是双桅船,它们都是来接人上岸的摆渡船。一个个衣衫褴褛、背着包袱的福建人从船舱中钻出来,然后便在甲板上水手的呵斥下,排出一个如同“贪吃蛇”一般七扭八歪的队形,依次顺着绳网下到小船里。一条船装满人后迅速向着港口而去,下一条船则靠上来继续。

  与此同时,在巴城的港口上,二百多名来自本地的华人居民全都是严阵以待;他们不分男女,都穿着件浅蓝色的长袖大褂,脸上还带着个大口罩,捂得严严实实。

  在这群人中,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穿着件白大褂、戴着口罩的洪涛。对于自己手下这群“虾兵蟹将”穿着被重新染过色的医生大褂,洪大院长每次见了都只能报以无可奈何的苦笑。

  要知道白色在本时代东亚地区的老百姓心目中属于凶煞之色,家里又没死人,戴哪门子的孝啊,于是很多人说什么也不穿。洪涛无奈,只得让江阿生去城外的布店,将计划发给手下的白大褂全都用板蓝根给染成了浅蓝色。

  此刻他在江阿生的陪同下,正在港口附近的检疫区巡视。再过一会儿,回到北海镇治下的巴城将迎来第一批华工,相关的准备工作从一个半月前就开始操练。不管是骡子是马,今天都得拉出来遛遛了。

  巴城的防疫程序参照的都是北海镇的现行体制。流民从固定的栈桥登岸后,会沿着半人高的木栅栏通道,分别导引到两个用水泥砌成的一米深、五米宽、十米长的池子里。只不过北海镇那边是设在木屋里,而巴城这里都是露天的,每个池子里都放了含氯的消毒粉;配比嘛,每立方米池水投入5克就够。

  这玩意的成分其实就是“二氯异氰尿酸钠”,原料的源头则是合成氨,眼下北海镇的小化肥厂自己就能造。首先要通过合成氨制备出尿素,再下一步则是合成“氰尿酸”,再通过“次氯酸钠法”合成最终产品。

  北海镇粮食之所以高产,除了赵新从另一时空带回来的高产种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不同的土壤环境使用了化肥。相比于种黄豆固氮来提高土壤肥沃度,尿素的效果则更要立竿见影;只要控制好施肥量,对土壤和作物就没有危害。

  在这一点上,搞农业出身的陈青松安排的非常细致。北海镇的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土地台帐”,每块地一开始施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