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0章_(快穿)任务完成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小伙儿也得到了一些补偿款,但这些比起他失去的,显然微不足道。

  另外还有一则小报道称,玉山之中开采出了玉髓,具有什么延年益寿的效果。

  描写很是夸张,王平随便扫了一眼便罢,他以为这种玉髓指的是某种硬度光泽的晶玉,并没有太在意,却不知道那些珍贵的玉髓在不能妥善保管的情况下,灵气很快丧失,化为飞灰,而这神奇的情景又让部分被保存下来的玉髓有了更高的价值,甚至上了某个上层的拍卖会,拍出了一个天价。

  重点不在于那个天价,而在于天价之后,这份玉髓被研究分析之后发现它对某些疾病具有攻克性的效果,而对于外伤的促进恢复作用则是肉眼可见的灵异。

  这件事并没有能够上新闻,因为玉髓的数量太少了,太过珍惜容易引起社会骚、动,但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这也是为什么那座玉山被那样直接快速收缴的原因,有人认为这种玉髓说不定还能开采出来一些,为此,哪怕是刨开整座山都是值得的。

  这样想的人也并没有失望,按照阵法布置的方位,曾经安放下灵石的地方都开采出了玉髓,鉴于保管的困难程度,后来他们发现如果不破坏周围的玉石,中间的玉髓并不会风化成灰,便采取了整块儿开采的方式,这也就导致了另一个奇观。

  曾经盘踞在那里的大山不过半月的时间被整个移走,曾经的旧址成了深坑,掘地三尺,发现真的没有什么矿脉潜藏其下的人才终于放弃那个地方,而被货车拉走的玉石则被运往各个地方,有些甚至去了国外顶级的拍卖会场。

  由此相关引发的一系列新闻,比如说那个守山老人的所谓神的传说,也都为玉髓的存在增添了神秘色彩,而由此引发的追索,也在持续进行着。

  老人家中的诸多明显时代特征的地契也成了一则新闻,小伙儿没能靠着那座山发一笔,却靠着那些几乎成为古董的地契发了一笔,而所有地契都明确标示的那座山,也让守山老人的话多了一些可信性。

  若不是因为有神,谁能够这样执着地守候,一代又一代,如此延续千年之久?若不是有神,谁又能够解释那种玉髓的效果?科学都对此甘拜下风,一切唯有托庇于神灵。

  看到这样的新闻,王平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荒诞,又或者是神奇,他所想的很奇怪,竟然有些感慨和意外,所以,那守山老人的先人和自己这个修仙者是有着某种联系的吗?

  比如说曾是座前听道的童子?又或者是徒弟?因为师傅说要闭关,他便在外头守着,而这一守便是沧海桑田,江山易主,后人因为种种原因,遗忘了那个能够修炼的岁月,却遵守着先祖的吩咐,继续守着,却不知道最初的原因,于是,渐渐传说成了神。

  脑洞大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