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完结感言_驰骋诸天:自碧血剑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他彻底没了人生意义,自觉往后余生,没了人生价值。

  要知道他本来是一个武林顶尖人物,“北乔峰”之名天下皆知,就因为杏子林之事,不但曝出他的契丹人身份。

  还被诬陷与慕容复合谋害死自家副帮主马大元,紧接着养父母、授业师父的死都被栽到了他的身上。

  再未出这事之前,他交游广阔,朋友遍天下,可这事之后,全天下的人都对他嗤之以鼻,欲杀之而后快。从而有了聚贤庄之战。

  在那种举世皆敌的情况下,就只有一个阿朱对他不离不弃,结果阴差阳错,自己爱人又被他亲手打死,那种痛苦,他只能自残来发泄。

  当时若非还有父母、恩师大仇为报,他都生了自尽之心。

  而后自己在马夫人处又亲眼所见,丐帮诸人明知道,马大元是被白世镜与马夫人所杀,而徐长老等人更是被康敏色诱,诬陷他。

  可丐帮诸人以乔峰一人声名事小,丐帮名声为大,刻意隐瞒事实真相,让乔峰继续背着不白之冤。

  乔峰见了这一幕,那是憋了一肚子怨气,对江湖上的所谓道义彻底失望。

  他只想追寻那个杀他养父母和恩师的“大恶人”和“带头大哥”,不料在少林寺才知道自己苦苦追寻的“大恶人”竟是自己亲爹。

  那对他的冲击力,远远胜过他,知道“带头大哥”就是玄慈的真相。

  他面对养父母乔三槐夫妇之死,以及师父玄苦之死,也只能很是无奈的只说一句“算在我头上,却也不枉了”。

  他说这句话,金庸没有用笔墨去描写他的痛苦,可看小说若是稍微有点代入感,谁体会不到他的内心苦痛,就因为凶手是自己亲爹,他别说报仇,就连出言谴责萧远山一句,都是不能。

  他重情重义,这等事实真相,他的内心痛苦煎熬,谁去想过?

  他的无奈与难受,根本都不用金老再去用笔墨描写,试问若是那个人如果不是萧远山,乔峰必然一句“狗贼,拿命来”降龙掌就可以招呼上了。

  只不过事实就是那么残酷,乔峰豪气过人,都是强装若无其事罢了。

  而后欲杀慕容博为母亲报仇,明知慕容父子加鸠摩智,那边胜算更高,他也不退缩,做好了血溅当场的准备。

  可就这也被扫地僧阻止,美其名曰化解仇恨,冤冤相报何时了。

  可乔峰理念,斩钉截铁道「杀母之仇,岂可不报」,然则他就是没有报的了这份仇

  无论是亲生父母之仇,还是养父母,这段血海深仇只能选择忘却。

  到后来逼迫耶律洪基立誓,自觉不容于大辽,他又是契丹人并非宋人。种种原因,让他的一切,都到了一个临界点。

  他自杀的地方是他娘被杀的地方,也是心中最爱姑娘,苦等他几天几夜的地方,他终究要去完成那个,我们一起去塞外牡牛放羊的诺言。

  所以笔者认为,要想改变乔峰最终命运,杏子林之变,才是最重一环。

  只要让乔峰不要一下子陷入一种茫然。他的命运,以他的能力,自己就能改了。

  乔峰不是笨人,只要心绪不乱,一个“带头大哥”猜都能猜到。

  当今武林,可以让丐帮帮主汪剑通甘心当小弟的,那种人物,又能有几个。

  若非杏子林之事,太过出乎他之所料,后来养父母、师父,还有一众知情人,接二连三被杀,江湖人都算在了他身上。

  让他陷入了一种误区,将大恶人和“带头大哥”当成一个人,以乔峰的见识,猜到玄慈身上,简直不要太过容易。

  所以主角只要一出场,破局太简单,只需要凭借武功,施展“移魂大法”让康敏,白世镜,徐长老,全冠清等人说出他们所做的恶事,乔峰的命运自然就改了。

  所以实在没有什么好写的了,只能草草完结。

  对公冶乾说的那句,若是不服,随时候教。

  也就没了结局。

  再次感谢粉丝榜上的各位书友,以及考叉书友及一口红酒、大梦将近、醉河青草、叶子波涛等一众书友的大力支持!

  在下再次拜谢诸位了!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