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84 章 吹不灭的火柴_大明末代土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咦,我还以为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儿,这不就是‘发烛’”

  在一片赞叹声中,一个不屑的冷哼响起,顿时就吸引了很多的人的注意力。

  “还真别说,这不就是发烛嘛。”

  “不过就是精巧些的发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见到这些个泼冷水的,杨云滇定睛一看,不正是巡按云南御史余敢和按察使许斌之流的人嘛。

  也不知道是啥原因,这两人总是爱和杨云滇抬杠,看他吃瘪。

  不过杨云滇也没办法。毕竟人家身份在那里摆着呢,他们一个平头小老百姓,又能如何呢?

  “两位大人说得对,这火柴就是发烛,不过发烛却并不是火柴,两者有着千差万别。”

  杨云滇无奈,只能是委婉的解释了一句,毕竟这拍卖还要继续,就这样被人硬生生搅黄了那多没面子啊?

  什么是“发烛”呢?

  元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提到:“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碎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不过这不是历史上最早的发烛,按照历史记载,北周建德六年即公元五七七年,我国就有了发烛,但这和后世的火柴还是有所区别的。

  “巧言令色,不过是稍有改动,还敢大言不惭的出来拍卖,这是谁给你的胆子。”

  听了杨云滇服软但是又有些辩解的话语,按察使许斌并没有领情,而且再次冷冷地说道,完全不顾场合。

  “他妈的,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能否问候一下贵亲属?”

  看着这个不请自来白吃白喝还要说风凉话,甚至是要破坏自己赚钱的人,杨云滇心里一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巡按云南御史余敢和按察使许斌本来以为这个时候,被打扰了好事的杨云滇应该会勃然大怒,甚是和他们吵架。

  要是这样的话,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他们就是要看杨云滇气急败坏的样子。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们阴暗的心理,叫你沽名钓誉,叫你和我们抢风头?叫你兴办义学?叫你资助泥腿子读书?

  可惜让他们失望了,杨云滇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理会他们的挑衅,而是继续微笑着解释起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发烛就是火柴的原始形态,但其实发烛并不是火柴,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只不过发烛功能单纯,只有引火的一种用途,而火柴却有引火与存火两种功能。”

  “大家,看看,这火柴有多方便,只要轻轻一划,刺啦一下,你们看火柴就点燃了,这有多么的方便啊?”

  为了说服大家,杨云滇又演示了一遍,给大家展示了火柴的方便性,让在场的人都能明白这个东西的巨大作用。

  “讲真,这东西真方便,我很喜欢,杨秀才,你别说了,就说一下怎么拍卖就好了。”

  在场的人也并不都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