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章 开赛前夕_我有一座足球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两堂训练课果然是围绕陈飞翔的一脚球进攻设计的,分边打了两种进攻阵型。

  A阵型是陶然、周思洋前锋,张浩成、曹辰昊左右两边,王梓衡打右后卫。

  B阵型是周思洋前锋,王梓衡、曹辰昊左右两边,张浩成打左后卫。

  无论哪个阵型,都是陈飞翔打中场核心。训练科目主要就是陈飞翔接球后其他人的进攻转换。几个队员知道这套打法是未来浦江一小的核心打法,都卖力想保住自己的位置。现在是主力,不代表未来也是主力。

  开始训练时,缺乏磨合的问题就暴露无遗。赵娜是忍不住如此低的成功率还是吼了几嗓子,小家伙们这完全是蒙圈的。陈飞翔也和往常表现得不一样,每次一个攻防转换结束后,他都会主动跑去和接球的队员说两句,虽然简短,但也是沟通的开始。

  陈飞翔在改变自己……

  李桐也不进场指挥,只是观察传跑时机不断记录,他敏锐的发现,在传跑训练中。曹辰昊、张浩成的接应能力明显要强一些,查看数据发现果然是“预判”和“无球跑动”属性的差距。王梓衡则完全是持球型球员,“想象力(持球攻击能力)”、“侵略性(进攻活力)”都很强,但在传球体系里非常困难。

  “娜姐,王梓衡不适合打边前,打边后卫更适合一点。你看他回追能力强,也敢压上有一脚外围远射。但和其他人的传球配合就差一些。”

  “是呢,陶然和周思洋打双前锋也不行,陶然对位置的理解也有问题,基本是追着球跑,当前场搅屎棍问题不大,但配合确实不行。”赵娜郁闷地说。随着训练的深入,赵娜发现随着球队战斗力提升,不少孩子的缺点被李桐放大了,他们有点跟不上队伍前进的脚步,更要命的事她还不懂如何通过训练给他们针对性提高。“桐哥你说怎么练呢?”

  “陶然问题要小一些,他只是打那个位置打的少。而王梓衡是因为速度快,平时持球只要做动作突出去别人就追不上。这种所有教练都认为是技术好,其实不是。”李桐给赵娜解释道,“这只是用身体爆发力踢出来的身体足球,王梓衡球感不够,而且因为习惯了这种打法,对足球传跑的理解也不够。”

  “啊……突破不算技术吗。我一直还以为他是技术好,因为经常一条龙呢。”

  “如果小孩子改岁数,你能看到无数次这种依赖身体爆发力的一条龙,但这都不是技术……王梓衡别看个小,但他其实应该和大孩子一起踢,压制他使用身体的能力,磨练他的技术。”李桐摊手表示这也不是短期可以改变的。“比赛完后他升入初中,到时候我会和教练再协商怎么改变,暂时就先利用他的身体来打一个边后卫吧,快速回追防守拼身体,他现在没问题。”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