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八章 又出画圣_商海情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不明白,就直接去找顾教授。”

  “你真是说风就是雨,做生意咋没见你这么积极呢!走吧!”陈国远无可奈何地起身,跟着王直向外走。

  “戎戎在午睡,我们趁这个机会出去转转,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对文物鉴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直边往外走,边对陈国远说。

  两套四合院相距不远,开车也就十多分钟,两个人很快就到了。

  现在的陈宅,陈秉仁老夫妻去了海南,梅雪莉陪着父母在外疗养,艾瑞莎天天忙于子洋音乐学院出国演出服装设计。整个两进的宅院只剩下陈国远一个人,也难怪他天天往王直的四合院跑。

  来到陈秉仁的书房,陈国远左找右翻地折腾了好一会儿,才从书架后面的角落里找到了一只长由一米多的方盒。

  “我爸爸也真是喜好这东西,还不知道谁的画,也不知道真假,就藏得这么深,还弄了个专业的盒子装。他对我和莎莎都没这么用心过。”陈国远摇头叹息地说着。

  王直明白陈秉仁真是热爱中国古文化,宝贝这些千百年历史流传下来的文物,真是用心用力。

  笑而不语地,王直接过陈国远手中的画轴,“紫檀云花柞轴头,白檀通身柿心轴,是唐宋流行的装裱方式。”

  带上盒子里的一副白手套,王直轻轻展开画轴,先看画布材料,“嗯!看上去是唐代的绢。”

  “唐代的绢?你的意思是,这幅画是唐朝人画的?”陈国远一听画轴和画布都是唐代的东西,就来了精神。虽然他不懂画,但他从商人的思维考虑,古画一定值钱啊!

  王直一笑,说:“是有这个可能。但也不排除这些材料是唐朝流传下来的,后辈人再用这些材料作画的可能。”

  一听这话,陈国远不由得十分泄气。

  看着哭丧着脸的陈国远,王直微微摇头,笑着说:“泄什么气呀!先姑且不说这画是不是名人真迹,就是这些材料在真正的收藏家眼里也是宝贝。”

  听了王直这样的解释,陈国远立马又精神了起来。也不知道从哪里又找来一副手套,带好后,和王直一起谨慎地把画轴展开。

  正如陈国远说的一样,这幅画画的是水墨四菩萨像。设色浅淡、轻拂丹青,全以线条作为表现手法。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

  王直的眼睛一尺一寸地浏览着这幅流传千年的古画,已经陷入了痴呆的境遇。

  陈国远却没有看出什么好了。在他的意识中,中国画值钱的都应该是有颜色的山水人物画,眼前的这幅画完全就是一幅白描画嘛!就像是老师画出来,让学生临摹用的教学范例一样。

  “这就是白描画嘛!我不觉得是什么名家真迹。”陈国远满脸的嫌弃。

  王直依旧专注于画面,头都没有抬起,说:“这幅画……嗯……”

  见王直欲言又止的样子,陈国远有点着急,问:“这幅画是什么呀?你快说呀!”

  没有估计陈国远的情绪,王直又认真地看了一会儿,才慢慢说:“我看这幅画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风格。”

  “什……什么?又是画圣。我没记错的话,你的那幅画的作者王翚、王石谷不是被称为画圣吗?”陈国远有些迷惑地问。

  点点头,王直谨慎地说:“吴道子和王石谷都被后人称为画圣。对中国画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凯神鼻祖的人物。你看这幅画,从四组菩萨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结合物体内在的运动,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完全基于线条的组织而描摹出物体的性格。这种线的要求是严格的,每一根线都符合造型传神的要求,每一根线都充满了韵律美。我的看法,嗯……这就是吴道子的真迹。”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