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7章 文昌旧事_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或其他方式确认呈会的先后顺序,比如说这是个1000块的呈会,上月收到会钱的人,后面每月交一脚会钱[100元+利息],没有轮到的只交会钱。

  还有一种办法是,各脚事先认定收会顺序、时间,会钱按收会时间先后递减,最后收会的人出的会钱最少,算是利息补偿。

  第二个月起,会主去各脚处收取会钱,交给顺序轮到之人,这个过程叫“拔会钱”。呈[收]与拔[付]过程,就是资金集聚途径。

  用通俗的话解释一下:10个人,一人出100块钱,凑够1000块,通过抓阄决定这1000块钱先给10个人中的哪个人先用一个月[一般都是一个月],一个月以后,这个人把1000块加上利息还回来,然后钱给下一个人用。

  直到每个人都轮上用过一次,这个呈会也就可以完结,不需要用钱的人可以退出,还需要用钱的人留下组织新的呈会。

  不过,抓阄的方式已经不太合适当下,现在要搞呈会,只能是通过竞价的形式来决定钱先交给谁用。

  会脚凑在一起竞价,你出一分利,我出两分利,谁给的利息最高,谁就能先用这笔钱。越往后排,利息也就越低,排在末尾的可能不需要利息,甚至是倒给利息。

  钱不是白用的,要给利息,也就是会产生利润,这利润当然是出钱的会脚分,1000块,10个月以后变成1100块,那每人可以拿走110块。

  南易一开始是想搞一个文昌围的创业基金,村委会牵头,村里的公款投入,村里人谁需要钱都可以来申请,基金经过审批就可以把钱领走,到期后把本金加上一点利息还回来就行了。

  可深思一下,这种做法根本不行,农民没有赞的人夸的那么淳朴,也没有贬的人骂的那么坏,只能说农村地也滑,人也挺复杂。

  要是村里的公款,一会滋生腐败,二会导致放出去的钱收不回来。

  问别人借的钱,村里人可能会还,村里的公款,很有可能就不还了,而且这个可能性还不小。

  “村里的钱,自己也有份,凭什么还?”

  抱着这种想法的人,肯定会有,有一个,就会一生二,二生三,连绵不绝。

  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是很容易和别家接轨的。

  创业基金想维护好,太难了,而且还需要一个唱黑脸的人,打上欠钱的村民家里把钱给要回来。

  南易寻思来,寻思去,这个黑脸他自己最适合唱。

  那还搞个毛,他南易虚怀若谷、侠肝义胆,能做这种坏人么?

  纵使海枯石烂,南易的好人设不能变。

  一天二十四小时,他得用四十八小时想着世界的发展,吃一粒米,他都得把非洲所有挨饿的儿童名字念一遍。

  哪怕是他生儿子,都不是为了什么传承,而是考虑到人类的繁衍,考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