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2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_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而发热的身体,在这个过程里快速降温,整个人也更加清醒,思维的速度也变得更快。

  其实也不太需要脑子。

  路线和技巧早就已经编排好了。

  在过去二十来天的训练里,这几条路线都已经练出了肌肉记忆,余乐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进行体能控制,以及判断角度和起跳的时间,位置。

  跳!

  在第三个道具前,余乐选择的是倒滑的正面上桥。

  只有90°。

  难度比较低,不是余乐无法完成更高难度,而是他有别的安排。

  90°上桥,在桥上站稳的下一秒,再来一个【桥上跳】,180°的跳跃,身体换成了左侧在前。

  随着桥尾在一点点靠近,一点点接近,余乐在最后一米的时候猛地跳起。

  这是一个360°的侧面翻腾动作,而且在落地的时候还进行了一个90°的转体。

  正面落地。

  完成!

  裁判们在点头。

  在道具结束的时候去做翻腾类的动作明显是更难的,因为翻腾的周转更大,而道具桥最高也只有一米。

  要知道在跳台区里,一周台的高度是两米起。因而想要在完成道具的时候,做出一周翻腾的动作,选手需要多么大的爆发力。

  但这是爆发力的问题吗?

  不!

  爆发力仅仅是去做这个动作必须的条件,而不是完成这个动作需要的能力。

  在任何技巧类的运动里,细微动作的控制,其中就有对力量的控制,多一分力,就要多一分与之抗衡的力量进行控制。

  在不足一米高的道具上完成一周翻腾的技巧,那么余乐就必然用到更多力量的同时,还要用出能与之抗衡的相同的力量,处理落地时候的平衡稳定。

  然而再难,余乐依旧将他完成,并且从容的继续往下滑去。

  裁判对余乐的印象分一直在提高,他表现出了很多“一流运动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让人惊叹他再度刷新的成长性,以及对这个赛场的期待值。

  就在余乐完成这个道具,前往下个道具时间段,主裁判发言:“箱子上的动作就放在第二个道具上吧,那是一个明显的连续性动作。”

  其他人听完,知道这位主裁判显然很欣赏余乐之前的尝试,虽然都受限于道具,限制了选手的发挥,但这样组合下来,也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余乐此时已经滑到第四个道具前。

  是的。

  这个赛道有很多的道具,乱七八糟地摆在很短的一个范围里,和现有的国际赛道完全不同,余乐必须去完成第四个道具。

  这是一个彩虹桥,也是整个赛道,唯一一个“异形道具”,对于余乐来说,完成彩虹桥太简单了,他身体一矮,90°就轻松上了桥,在冲上长虹桥最顶端的时候,又往上一个180°的【桥上跳】,飞跃了一米多的距离,直接落在接近桥尾的位置,然后身体往下一沉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