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六章揣测圣意_天下谋妆(古言NP)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妃娘娘谬赞了,臣女只是恰好懂些偏方,又恰好对了小世孙的病症罢了。”

  昌惠帝勾勾嘴角:“你倒是谦虚,朕记得慧觉寺中你献的那一策,可是别出心裁,太医们都闻所未闻。”

  言清漓正斟酌着要如何回答,昌惠帝又道:“听闻你还于荣臻府中救治过罪妇夏氏,又于西山助了丹阳郡主,”说到此处,昌惠帝在奏折上批划了几下,才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当初容阳闹的疫症,也是你解的?”

  言清漓着实想到昌惠帝会忽然提及容阳之事,她心里一惊。

  “勿怕,此事之恒早已私下秉明过朕,只是朕先前忙于国事,将这事忘了,近日听苏贵妃提起你医术精湛,方才想起。”

  昌惠帝放下奏折,目光落到她身上,神情添了几分慈和:“容阳城数以万计百姓得你所救,你也算替朕分了忧,朕重重有赏,可想好要些什么赏赐了?”

  言清漓听昌惠帝语气并未有责怪怀疑之意,便放下心来,同时又对言琛生出些窝心的感激,也顿时想明白他为何要主动将此事秉之昌惠帝了。

  将她一个来路不明的妹妹过继成国公爷的嫡女,世人定会猜想他为何会对她如此特殊,昌惠帝也定然存过疑虑。

  但言琛将她在容阳助他的功劳一挑明,昌惠帝便能理解言琛为何会对她另眼相看了,如此一来,他为她求来个嫡女身份,也顺理成章。

  只是事隔了半年之久,昌惠帝突然召见她要给她赏赐,马后炮放的这么晚,这就十分怪异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她谨慎应对:“臣女谢陛下记挂,只是此事大都是兄长的功劳,臣女不敢居功。”

  顿了顿,她又道:“且父亲与兄长时常教导臣女——圣上为君,臣子为君尽忠分忧乃仁义大道、天经地义之事,臣女所作所为也不过是略尽绵力,万不敢求得陛下赏赐。”

  言清漓是微微弓着身子的,看不到昌惠帝此时是何表情,她等了半晌也没听到昌惠帝开口,便不敢直起身。

  直到腰有些微酸了才听他重新翻开奏折,道:“行了,起来吧!难得你这般懂事,今年多大了?”

  从今早就开始跳个不停的眼皮又开始微微抖动。

  “臣女今年十八了。”

  昌惠帝似是被眼前奏折所述之事心烦,蹙了下眉将这本扔到了一旁,拿起了另外一本。

  “十八了,倒是也不小了。”

  宁朝女子的婚嫁普遍较晚,通常及笄后才开始定亲,至十六七时出嫁,言清漓已满十八,算是晚的了。

  可她为何至今未嫁昌惠帝难道不是心知肚明吗?何故又要提起此事。

  言清漓没吭声,昌惠帝便又问:“听闻言公还有两女,是你的庶姐,她们可都许了人家了?”

  怎么又问到了言婉如言如?

  言清漓一时更加闹不明白昌惠帝的意思,既拿捏不请,便很是被动。

  “回陛下,臣女大姐曾定下亲事,却因突患重疾无法成婚而退了亲,如今于乡下庄子上养病,二姐近日正在议亲,应当……已经有了眉目。”

  言如正在议亲不假,可言国公想寻一门大户联姻,也好脸上有光,便挑叁拣四的至今未定下人选,只是言清漓留了个心眼儿,怕昌惠帝又存了什么赐婚的心思,便故意将此事说的推进了一些。

  哪知昌惠帝只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倒是极为认真的处理起政务,这架势看起来倒真像一位勤政爱民的明君。

  昌惠帝没做表态,言清漓便只能站着,许是站了近半个时辰之久,昌惠帝才似突然又发现了她一般,从奏折中抬起头问她:“可有读过书?”

  言清漓赶紧将心思回正:“读过一些,只是难登大雅。”

  昌惠帝也不在意,招了招手示意她上前:“给朕磨墨。”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