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52章 其心可诛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亩记载都是一个数,以崇祯朝的虚假,否认前朝的虚假。

  但是崇祯朝年年战乱,当然使用旧册,怎么可能有功夫去重新清查田亩。

  提出张居正清丈田亩,湖广数据异常,比旁的地方多了太多,是虚假的。

  但是张居正清丈田亩时,湖广大开发,当地大兴水利屯田,以及占城稻等双季稻新作物,替代了原先本土的单季稻。

  湖广足天下熟也正是出于这一时期。

  数据可能不是全真,有点点水分,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至于全假。

  而这几名日本学者,正是在日本入侵中国的那几年,提出来的论点。

  其心可不可诛,就不得而论了。

  后世的一些自媒体和个人,采用出自这一时期日本学者提出的观点,来否认明朝的数据,提高伪满洲国的威望。

  孰对孰错,未可知也。

  唐清安对这些无所谓,总之,金江镇今年的好势头,给了他巨大的底气。

  在沈阳。

  朱秀,刘承敏两名总兵,关于新合军的使用,产生了争执。

  辽河套既然已经收复,形势落于稳定,那么已经形成了战斗力的两千新合军,刘承敏认为应该调给他。

  奴儿干司早收复一年,金江镇的隐患就早一年消除。

  而且有了奴儿干司的金江镇,将有宽广的纵深,形势不可同日而语。

  “喀尔喀,科尔沁,他们对我们收复辽河套,至今没有明确的态度。

  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突然发动战争,辽阳的军力,只够维持防御,无法出击。

  不加强辽阳的军力,如果辽河套发生了战乱,那么当下取得的好形式,将全部白费。

  把他伴,科尔斯,鬼麻等部,可能又会投向旁人。”

  两个人的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

  沈阳又新成立了两千新合军,但是还未经训练,无法派上用场,需要时间。

  唐清安犹豫了。

  按他的想法来说,喀尔喀草原与科尔沁草原,虽然金江镇收复辽河套不满,但也不会发动战争。

  只是谁能保证呢。

  万一发动了战争,因为朱秀无力支援辽河套,导致辽河套归而复失,到时找谁说理去。

  那么这段时日以来,金江镇的精力就白费,新合军的牺牲也白白浪费了。

  唐清安留在沈阳,因为这件事而为难。

  在镇江。

  刘兴祚对鸭绿江以东的平安道,派出了不少的人去打探形势。

  商人,参客。

  纷纷带回来了他需要的消息。

  平安道的军马调动频繁,各军都开始了戒严,闻到了大战前夕的硝烟味。

  从小在蛮族中长大,深知蛮族性格的刘兴祚,认为金江镇现在需要解决赫图阿拉城。

  否则。

  平安道李适举兵后,镇江有赫图阿拉城的牵制,很难发挥全部的实力去应对。

  “将军应该招降赫图阿拉城。”

  葛世峰听到营总的话,倒也没有反对的意见。

  八旗主力已经败亡的十之八九,原来的汉军也消亡殆尽,老奴死了,皇台吉死了。

  好多贝勒和蛮族的老将也都死了,没有值得继续延续下去的仇恨。

  通过葛世峰的态度,刘兴祚有了信心,写了亲笔信派人送去给将军。

  快马加鞭。

  镇江到金州,又从金州到沈阳。

  唐清安收到了刘兴祚的书信,看完了他的想法,询问身旁的朱秀。

  “刘兴祚认为以豪格近年的做派,有归降之意,你怎么看?”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