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 大明居民簿_回到明朝当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臣会统一安排他们的房子,把他们集合起来,再派往各地做科技官,比如教百姓耕种收成翻倍,比如其他的作坊改造。”

  “那你说的这个大明居民簿又该如何管理。”

  “大明居民簿,可以由户部设计制造,朝廷防伪,就如宝钞的防伪一样。

  簿子上用明黄色布,书大明居民四个大字,每一张都有家里的人员情况记录。

  簿首页,为一家之主,后面便是家主之妻,后面是全家子孙儿女的情况登记。

  姓名,男或者女,年龄,出生的州县,何地百姓,相貌图和收入,田籍,大明居民编号。”

  朱元璋忍不住打断道:“什么叫大明居民编号?”

  “回父皇,此编号每个百姓的都是独一无二排列,作为出行的要的东西,类似于现在的路引户证。

  家里娶妻嫁女,有生子,有去世时,要及时前往当地官府汇报,由官府负责户籍的官差核查后在大明居民簿上增删。

  为了防止朝廷掌握最新的变化,每年最后一个月,全国百姓前往官府汇报自家情况,官府管理户籍的再去审查。

  想要搬家迁移,必须到当地的官府申报,由官府核查要搬去的目的地,说清楚原因,出具相关证明才能进行搬迁。

  没有搬迁证明,搬迁的当地官府不能受理。如果不按照大明居民簿来,就视为流民,不能耕地,不能经商,不得科举,并且要被官府流放处罚充军。

  大明百姓不能随意流动,迁移人口密集的地方,根据原因进行管制,若是去人口稀少的地方发展耕种,可以进行奖赏。

  凡是有官府发放的大明居民簿的百姓,这些百姓没有户类之分,可以经商和科考,也可成为手艺人。

  经商,科举……等其他都可以自由选择,都要拿大明居民簿登记,登记时为了防止有人从中篡改信息,都进行信息印刷保存收录,和宝钞一样进行盖印。”

  朱元璋目瞪口呆,听到印刷后道:“印刷术。”

  “回父皇,正是印刷术,这个由儿臣的科技院会来研制印刷术,父皇不必担心。”

  “标儿,如果大明居民簿丢失,又该怎么办?”朱元璋提出问题。

  “丢失的可以去当地管理户籍的官府申报,每一年的年末到当地官府换新居民簿,情况都必须官府核实。

  另外,每一个居民簿,需要收取五文钱制造管理费。历史上的秦朝正因为有严密管理的户籍制度,秦国才有了强大的税收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才能一统天下。

  管理户籍的官员,若是徇私枉法,偷天换柱,一旦查证,便诛九族,户籍是管理百姓的根本之法,必须做到真实公正。”

  对于户籍管理的官员,如果不实行严格处罚,有的官员便会收取贿赂,徇私枉法,给有些人行方便。

  这样只会苦了没钱没势的百姓,必须加大处罚力度。

  如今开国不久,是可以很快实行。

  朱元璋听后,倒也没有反对什么,他对自己儿子这样的安排十分惊讶。

  黄册只实行了几个地方,江南很多地方,长江以北还没有正式开始,中途收回还来得及。

  对于这个,朱元璋并不觉得是什么难事,制定好了,在朝堂宣布,他们执行就好。

  但他现在还有件事是很关心的。

  刚才标儿说的多练兵少养兵那个,他有很大的兴趣。

  “标儿,你在说说关于练兵养兵之事,咱听听,还有你下面写的这个关于李彬收贿赂的事情也都说说,到时咱还有个事要和你商量,事关你的子孙后代。”

  “是,父皇。”

  朱标详细说了户籍的事情后老朱让于一把太子的话原本完整记录下来。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