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血色权杖 上_万岁约阿希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拱卫俄国心脏地带的喀琅施塔得军港坐落在芬兰湾东端的科特林岛,它是一座人工建造的要塞城市,自落成以来几经加固,拥有坚固异常的工事和威力强大的炮群,曾在19世纪中叶击退过英法联合舰队,因而被俄国人骄傲地誉为“永不陷落的堡垒”。

  喀琅施塔得是个德语名字,意为“皇家之城”。当旗杆上飘扬着纵条绿白黄三色旗的爱尔兰海军训练舰“库-丘林”号驶入这座军港码时,久违的阳光给这冰窖般的世界带来了一丝心理上的暖意。站在经过清扫但还留有冰渣的甲板上,夏树环视四周,俄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战舰——四艘甘古特级无畏舰,正鹤立鸡群地停泊在一大堆又老又旧的战舰之间。在外行人眼里,它们是一流的无畏战列舰,四座三联装12英寸主炮火力猛、射程远,24节的最高航速比大多数无畏舰都要快,然而从夏树所掌握的情报资料来看,这些俄国主力舰的火控和指挥条件还停留在战前水平,主装甲带跟英国的战列巡洋舰一样薄弱,而且基本没有防空能力。在现代化的立体海战模式下,以德俄两国海军目前的人员和技术状况,一点五万吨级的德国标准重巡洋舰就能折磨俄国海军这种二点五万吨级的“四不像”!

  军队外强中干、士气低迷的状况固然糟糕,更让俄国人揪心的是国家的经济、金融以及社会都陷入了深深的泥沼。短暂的政治改革仅仅带来昙花一现的繁荣,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加上**政府残暴统治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革命思想在社会底层劳动者以及普通士兵中间蔓延,这些尖锐的问题可不是君主依靠个人魅力或者单纯的改革决心能够解决的。

  喧闹的军乐声中,蓄着山羊胡子的俄罗斯帝国大臣会议主席(相当于帝国首相)弗拉基米尔-尼古拉耶维奇-科科夫佐夫带着一干官员登舰相迎。码头上整齐排列着数百名衣饰鲜艳的皇家卫兵,步枪上的刺刀泛着闪闪寒光,却不见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踪影,看上去宛如一场鸿门宴的阵势。

  见此情景,一些随行的爱尔兰官员以及军官不禁露出惊诧之意,但夏树却不发憷。大战末期派往俄国前线的爱尔兰军队规模很小,作用有限,而且军方刻意约束军纪,所以从未发生过侵犯俄国平民的恶**件,俄国人犯不着为爱尔兰的参战而记仇,况且现在世界局势稳定,俄国皇室和政府的心病在于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以及汹涌澎湃的革命思潮,这个时候应该想方设法解决本国的诸多矛盾,而不是跟一个无关痛痒的国家交恶。之所以如此,夏树觉得跟缠绕俄国皇室的刺杀阴影有关。尼古拉二世的祖父亚历山大二世于三十多年前在圣彼得堡遇刺身故,而尼古拉二世身

  请收藏:https://m.ykxs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